上一主题:从成语看玉文化蕴涵(
下一主题:从成语看玉文化蕴涵(
鼎{ding}
商周时期,鼎主要是烹煮肉食和祭祀等用途。鼎可以说是当时的主要食器。鼎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统治阶级的权利标志。
鬲{li}
鬲出现在商早期,这种器物主要用来盛粥类的一种器皿
甗{yan}
甗是一种蒸饭用的器皿。这种器皿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称甑{zeng }可以盛米,下半部分为鬲{li}用以盛水,中间有箅{bi}可以通气,另甑内之米受热而蒸熟的作用。此器物出现于商早期器型相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现上下分离式的器型。
簋{gui}
簋是盛放煮熟的粮食类的器皿,也与鼎一样属于礼器类。
敦{dun }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盛放饭食的器皿。
盨{xu}
是一种盛放饭食的器皿,出现于周朝,到春秋时期已经消失。
簠{fu}
是一种盛放饭食类的器皿,盛行于西周时期,战国晚期消失。
豆{dou}
豆是盛放相当于现代的咸菜类和酱类的一种器皿,出现于商代晚期。
盂{yu}
盛饭和盛水皆可以的一种器皿,出现于商晚期。
俎{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