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的沁象
发布时间 2021-04-20 浏览 48325 次

距今5000 一6000 年的红山文化,绝少有未曾入土的传世器。凡出土的古玉器,因与土壤长时期相接触,无不受到其中所含各种元素不同程度的浸蚀,这些浸蚀所形成的诸方面特征,是真古玉器时代与时间的烙印。

沁象,即玉石受到自然界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由表及里的玉理质地与颜色变化。这种直观形态变化,我称之为沁象。

沁象能够客观解释玉石受沁的自然过程和原因,同时也是我们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科学依据。

一、玉器的受沁原因和条件

1、玉石的中空现象 

由于地壳的运动变化,地层受到挤压而溶动,从而形成含有不同矿物质的玉石。玉石在缓慢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所影响,玉理会出现不同形态变化,或紧密,或松软,或晶莹透沏,或混浊夹杂着包裹体。不但玉石的颜色不尽相同,而且其质地也各不相同。无论仔料还是山料,无论何种玉质,当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时,其内理皆或多或少含有云雾状、棉絮状、条纹状生态特征,通常我们所称为棉、绺、璺、瑕。对此,我称之为玉石中空现象。

玉石中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