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铭文研究(五)
发布时间 2021-06-11 浏览 49328 次
国早期、中期时,金文字体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春秋时期南方金文那种硕长的形体特征而较为宽阔,笔画迂曲、流畅,如楚王醔章镈,与同时期的北方金文相径庭。至战国晚期,楚国金文形体多已变得扁平。笔面较短多弧笔,显得松散、草率,同早、中期楚国金文已形成明显反差。

  关于本阶段新出现的且比较常见的“物勒工名”形式的铭文、纪量铭文,多数是在铜器铸成后用利器在器表刻出来的,且多出自工匠之手,随手刻成,故形体不规整,笔画细如芒发,字迹较潦草,俗体字亦较多。

战国中、晚期金文除了上述特征外,区域性较之春秋时期并未减弱而更有所强化,文字之字形亦因地区不同,在字形与结构上有不少差异。在列国金义中,旧存的西周春秋文字形体在此时已被地方性俗体取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形声字于此一阶段金文中繁生,长篇铭文中还大量使用假借字,这种情况亦为前代历来见。

战国金文中兵器铭文是一大宗,据古文字学家多年研究,列国兵器刻辞之内容与形式已可大致得知。如三晋战国中晚期兵器刻辞往往在开首纪年后依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