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6-22 浏览 48886 次
河,这两条河史称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当夏洪爆发,将昆仑山上的玉苗冲刷下来,经过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只剩下圆润光华如凝脂般的宝玉。居住在和田的维吾尔老乡自古就有上山采玉、下河捞玉的生活传统。河里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低;矿采的玉叫山料,史书称之为"攻山采玉",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差不齐。

古代把未琢之玉称之为"璞",璞玉的外皮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等几类。现在的和田奇石中,最珍贵的就属此类。和田军分区的奇石收藏者唐传林说,和田玉质地温润、半透明,各种俏色组成的图案,极具韵味,观赏性强。和田玉本身就很名贵,玉上若有图案,那就更难能可贵了。

和田美玉甲天下,买玉的去处除了市区大大小小的玉器店外,就是和田玉石巴扎了。

巴扎在维吾尔语中是"市场"的意思,如今的和田玉石巴扎早已远近闻名,其含义也远远超出了"玉石市场"的称谓,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皆汇聚于此。

和田人售玉自古有之,据史学家考证,《管子》一书中的"禺氏之玉",就是以售玉部落命名的玉石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