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揭密:那些字是怎么刻上玉器的
发布时间 2021-08-06 浏览 45617 次

陈列在天津博物馆的《行气铭》实物

  这件光泽润滑的古玉,没有珠光宝气,却有其温润内敛中散发出的典雅与大气。小小的器物如同看不明、读不透的一幅画、一首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可感受到历史的 深邃与神秘。方寸大小的古物,却雕有三十六字铭文、八个重文符号,且每个字协调一致,人们惊叹之余,不禁要问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制作的?

  “《行气铭》下面,那个钻孔就是铁器使用的成果。”天津文玩高级鉴定委员张耀庭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铁器也开始广泛使用,这使玉器的发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因为琢玉需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或钻孔,《行气铭》下端的小孔,就是经过铁器加工后,才使得钻孔内外大小一致、均匀,很难察觉斧凿的痕迹。

  《行气铭》上的铭文,使这件古玉的价值倍增。张耀庭介绍,文字或图像有凹进与凸起两种形体,像《行气铭》一样凹进的,通称为阴文,而凸起的通称为阳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