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文化的复兴
下一主题:收藏根雕须理性
据史料记载,广州自清康熙年间重设海关后,便成为全国珠宝、玉石进出口贸易中心,道光年间相继建有玉器生产六大行头,行头各自分工,如“崇礼堂”专业开料,“昆玉堂”专营玉料,“裕兴堂”专司管理玉业及摊档摆卖。1929年至1936年间,广州玉琢六大行头的从业人员达一万余人。而在改革开放后,在广州和附近地区就形成了四大玉器加工基地和贸易中心,成为玉雕生产的重要基地。上世纪80年代,玉雕工艺生产达到鼎盛,光南方玉雕工艺厂从业人员就近千人。南方玉雕厂、广州玉雕厂集中广州玉雕大部分工艺人才,创造了一大批获奖或为国家收藏的创新产品。
3玉雕发展
原料渐少成行业隐忧
“在‘三雕一彩一绣’中,玉雕的处境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西关五宝”目前的五位大师也会经常在一起聚会,高兆华对自己行当的现状心中有数。
作为广州玉雕的领军人物,高兆华带了很多弟子。学徒招来便是自己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