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常见的缺损及修补(一)
发布时间 2021-10-12 浏览 45953 次
皆已锈蚀,故对补块处的图纹难以细辨。陕西武功出土的汉未央镜Sh9等上也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很可能它们都是修补发气残痕的补块。

(三)组织疏松

  这是因晶间收缩造成的;在金属液最后凝固的部位,晶轴间的微小区域往往因互相阻隔,使金属液互相得不到补缩而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孔。这无数小孔便构成了组织疏松。它存在于所有铜镜中,一般存在于表层之下,有时分布在镜的中心,有时在镜的外缘区,很难捕捉到它的分布规律。为避免和减少它对映照效果的不良影响,古人铸造过程中取采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关于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因其涉及面较广,恕不多言;对古镜进行大量观察后,自然会发现的。

(四)夹杂

铸件中的夹杂通常有三个来源:一是炉料,二是炉壁,三是熔铸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氧化物。明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云:“凡铸镜,炼铜最难。”其“难”处主要有三:一是排气难,二是脱氧难,三是排除夹杂难。一般铸件要把氢完全排尽、把氧完全脱去,把夹杂排除干净,那是十分困难的。夹杂或存在于金属体内,或裸露于镜体表面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