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铜器辨伪方法
下一主题:古代铜镜背面的工艺
明代牙雕是牙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福州一线已是十分重要的通商口岸,象牙原料的进口和牙雕成品的出口,往往都经过福建,因此福州的牙雕工艺发展非常迅速。现存世的明代早中期牙雕,大多产自福建一线,尤以人物为著,其耳目肢体生动逼真,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如人物的头、手与身体相比显得特别大。刀法简练生动,圆润自然,衣饰飘动具有装饰性。
真品佛相庄严慈祥而传神,眼视鼻,耳垂肩。身着宽长袍,披袈裟。双手合十,双足踩立在莲花宝座之上,佛背自上至下有佛光笼罩,整座佛像线条简洁,刀法圆润。佛像牙色泛黄略有深浅之变化,上有多条不规则的深浅长短不一的纵向裂纹。佛背刻有“大明成化年施”纵向楷款,字形古拙,刻刀雄健,可判为明代中期的牙雕。
该牙雕佛像小而精,加上年代久远仍完好无损,至今已不可多得。
仿品佛相的面目清秀、螺丝发髻,颈挂缨络,身着袈裟,足踏莲花宝座,右手下垂,左手掌上托一莲花。神情比较呆滞,右手僵直,右手拇指、食指经过修复与佛身之牙色明显有别。象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