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背面的工艺
发布时间 2022-11-23 浏览 12453 次
汉后期和三国时期达到高峰。如龙虎镜,边厚,钮近半球形,环饰动物纹饰,是这个时期典型的浅浮雕作品。

  第二种方法是从铜镜正面闪闪发光的圆盘,来联想日、月以及苍穹。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那么,适当地装饰铜镜背面,即可象征宇宙。进一步思索把镜子和其它东西相联系,而这些东西本身都和宇宙有关系,例如:占卜板,日晷以及著名的古代游戏博弈的棋盘。1世纪的铜镜很好地展现出这些特征。瑞典汉学家Bernhard Karlgren称这种铜镜为TVL镜,事实上设计独特的TVL图案来源于博弈游戏的棋盘。北京的学者建议这种铜镜应该命名为伯矩镜或棋盘镜。铜镜背面四神、十二生肖的出现,更进一步强调宇宙装饰的特征。

  这种方法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占主要地位,到了4至5世纪似乎人们对其失去了兴趣,铜镜的生产也衰退了。随着隋代铜镜制作业的复苏,铜镜的制作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开始使用失蜡法而不是传统的陶范法,另一方面装饰思想上的变化也很明显。在隋代复兴之初,铜镜风格仍然模仿汉镜,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宇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