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代青铜器的金银错工
下一主题:热点背后:邮票里的古
珠算盘简称算盘,是我国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制作算盘的材料多种多样,最常见的为木料,算盘的框架、珠子均用各种木材制作,其次为胶木、塑料、果核等,高档的算盘则用金、银、象牙、陶瓷制作。而浙江省嵊州市收藏协会会长赵樟华却珍藏着一把用竹片制作的微型多功能算盘,这在算盘世界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是一把串档微型算盘,雕刻在一条竹片上。竹片全长49厘米,是一条多功能的实用工艺品,前端为“不求人”抓痒器,后端为一微型抽斗,内放一根竹制挖耳,中间为一把微型算盘,长12.6厘米,宽2.6厘米,计15档,每档7颗算珠,上二珠,下五珠,算珠直径0.5厘米,均用竹片雕琢,能够上下移动,使用起来方便自如。
据有关文字记载,串档算盘起源于宋代,此一多功能竹制雕琢串档算盘当为清乾隆年间的用物,估计为民间巧手艺人为富商巨贾人家所制。此竹片算盘虽经历了数百年,至今仍不蛀不霉,完整无缺,这在竹制工艺品中不仅实为稀奇,而且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