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甚至出现专门作伪的集团。上海人张泰阶曾编成《宝绘录》一书,集晋、唐至明代书画共200多件,其中有“元四家”和“明四家”,宣称书中丹青墨宝皆“稀世真品”。后经人揭穿,此书所载书画皆伪作。各家风格不同,伪作非张氏一人所为,显然由专门书画作坊伪造。他们编书欺人,其手段卑鄙至极。现代则更卑劣,上海某画商举办书画收藏展,推出的作品皆为名家真迹,诱人上钩,待买家上门求购,抛出的都是几可乱真的伪作。某著名山水画家子女的画酷似其父,常人难以鉴别。其父谢世后,他巧妙地做了手脚,或真或假出售画作。本人真画题自己名字,假画款落其父大名,让人上当“吃药”。
扬州地区自明代晚期起,就有人一直伪造名人字画。清代中期,“扬州画派”崛起,书画之风盛极一时,假冒作品比比皆是。伪作以写意画为主,如石涛山水,画上题跋多作草书大字,文物商称之为“皮匠刀”。近代以来流传的“扬州八怪”伪作,以仿郑板桥的最多。浙江绍兴一带,大多伪造明代徐渭、陈洪绶等名家的作品。江西地区多伪造宋代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