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硬币结构演变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10-09-01 浏览 50210 次
通纪念币,还是非流通纪念币开始发行时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如流通纪念币发行之初就出现过一套货币中有两种发行数量的问题,如首发币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币(发行时间是1984年10月1日),由于是两个造币厂分别铸造,其发行数量也不一样,这样一是造成统计上的困难,二是给收藏者也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有流通纪念币上所纪念事项的起始年代一直没有标注。当然这在以后的发行中已经得到解决,首先解决的是发行数量不同的问题,年代标注问题是在1999年人民政协五十周年币发行量开始得到解决的,此后发行的纪念币都有了年代标注。非流通纪念币面额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问题在2001年也终于有了说法。这表明我国硬币的发行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第七个特点:是从普通币向精制币和装帧币发展。这在纪念币中体现的更为充分。流通纪念币中珍稀野生动物币的首发币大熊猫纪念币中的两面喷沙币,就是难得一见的精制币。非流通纪念币中从普通币到精制币的例子就更多了,近年来出现的彩币就是精制币中的极品。此外一些纪念币在外包装上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