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茶之道
发布时间 2009-07-03 浏览 22832 次
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在文学史上,提起茶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诗人嗜酒好茶,自古大有人在,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谈;茶圣陆羽则有一茶友诗曰:“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水。”可见酒和茶对于诗人具有多么强大的诱惑力,诗与茶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温庭筠、陆游等,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描写过茶叶

茶道,将茶理寓于形式,讲求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细器。于饮者而言,前三种讲究至为重要,名茶好水为茶艺之本,清雅美境则关系心境,后三种讲究尤为难得,器皿或可选择,而人与事却是可遇不可求。

无奈世面上看到的茶文化书籍,要不古老陈旧,要不为编纂之物,缺乏系统性,对内容的介绍浅尝辄止,更有一些只重技法说明,缺少文化内涵的深挖掘。我无意间在书店看到这套品茶馆的茶书,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之笔的娓娓道来,把现代茶艺与茶文化的悠长历史相融合,细说茶马古道的悠然与六大茶山的来历,穿插其间的是浓浓的地域民族风情和作者对茶的挚爱……

关于“茶”的诠释,短短千字不解心头之结。茶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茶文化的宣传者当仁不让,而国人也更需要从多个维度理解传统,我们是否应当考虑用“倡导茶文化”来肯定传统文化应有的那份空间呢?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