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国际话语权困局
发布时间 2009-05-17 浏览 28939 次
的,我们还需要自己走出去。

  拿美国来说,由于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很少人会花上大量的时间来喝茶,这就要求中国茶商根据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制作袋泡茶或是速溶茶,推出诸如家庭茶、办公室茶等冲泡系列,在保证口感的同时,适应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西方人喜欢在茶里添加东西,比方说他们会认为泡龙井的时候应该加一勺糖,否则味道太苦了,他们还喜欢袋装茶,觉得清洁简便。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变?”王庆认为,目前中国茶的产品结构、种类和饮用方式还没有和国际接轨,而要让国际市场更加接受中国茶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告诉对方中国茶的好处,二是调整自己适应对方的口味。

  要说出中国茶的好处,首先要研究茶的科学内涵,把每个茶类的特点弄清楚,并公之于众。中国有丰富的茶类,为人们提供了很多选择,而这些选择还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比如,中国白茶近年来走俏美国的原因,就在于美国有科研人员论证说白茶中的成分对健康有利;乌龙茶在日本卖得好,是因为日本研究人员做了病理实验后,发现乌龙茶分解脂肪的效果很好,为此日本家庭主妇喜欢大量地购买乌龙茶饮料。

  茶叶是嗜好型产品,因此调整口味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断创新。王庆告诉记者,现在国际上的茶展,中国基本都组团参加,不仅带着传统的茶,也带着创新的产品去试口味,事实证明,水果茶的接受度比较高。此外,还可以研究把茶叶用于其他食品,例如哈根达斯绿茶口味的冰淇淋用的就是中国的茶粉。

  我们一方面要稳住固有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市场。中国茶或许可以在全球定向培养消费者,比如乌龙茶的方向是日本,黑茶是港澳东南亚,绿茶是北非和中东地区,白茶是美国……

  那么,从茶的种类来看,哪些茶更具有国际前景呢?

  “未来中国茶能在国际市场上行销成功并打出品牌的,应该就是产量足够大、能够耐存放而且受到一些西方国家认可的普洱了,”陈楚平说,“中国的名茶很多,但往往有名而没有量,比如太平猴魁这样的茶连内销都不够,也就用不着谈国际化了。中国的绿茶的确好,但它的问题在于生产季节性太强,‘当年是宝,隔年是草’。何况供应物流也成问题,如果要让黄山毛峰的嫩芽第一时间在美国市场上出现,卖多少钱合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