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类,除碳、氢、氧、氮外,还含有多种无机矿物质元素[47]:氟、钙、磷、钾、硫、镁、锰等,现已发现27种[3]种,其中大多数是对人体有益的,例如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正常成分,对预防龋齿有明显的作用[48];钾可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心脏的正常收缩等作用;锰在茶中的含量较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多种酶促反应,并与机体的骨骼代谢、生殖功能和心血管功能有关[49];磷是骨骼、牙齿及细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也是各种酶的主要组成成分;等。茶中同样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镉等元素,但其在茶汤中的含量很低,而进入人体的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但在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流程中要尤为注意,因为此类重金属可以在体内积蓄。
以上概要介绍茶中的主要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这些成分在茶汤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互相协调,对人体非常有益,已成为公认的健康饮料之一。但从另外角度来看,在大量实验研究中,茶叶组分的药理效应多是源于动物与细胞学实验,而且实验剂量有待进一步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临床药理意义和保健效应的单体或组分,这应该是茶叶开发和和研究的一个方向。
上述研究提示茶叶对人体保健意义颇大,也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如果饮用方法、方式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以下简单介绍茶的种类及饮茶方法。茶有多种,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花茶等,主要是按其制作工艺来分,不同的制作工艺是茶中所含的成分含量不尽相同,因此其主要作用也不全相同[36,50]。因此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饮用不同的茶,例如粗老茶中含茶多糖较多,根据茶多糖的药效作用,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此茶[36]。茶固然好,但不能过量饮茶,或空腹饮茶,否则会出现心悸头晕,四肢乏力,胃肠不适,腹中饥饿等症状,即为“醉茶”。喝茶不能解酒[51],茶会利尿,使酒精不能完全分解就被引入肾脏,使肾脏负荷过重,造成一定伤害。此外,便秘者、痛风患者、缺钙或骨折者、胃溃疡患者、贫血病人、孕妇不宜饮茶;失眠者睡前及夜间忌饮茶;少女及儿童不宜因浓茶;空腹不宜饮茶;等。由此可见,对茶的正确认识及正确的饮茶方法是发挥茶的作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1] 韦纬组主编. 中华茶文化博览.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1[2] 刘刚,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02, 12(3):265~267[3] 金人海,朱敏. 化学教育, 2001, 9:1-4[4] 袁宇刚, 袁尧禹.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1999, 20(2):76~78[5] 张星海, 郭碧花, 杨贤强. 福建茶叶, 2003, 1: 39~41[6] 罗非君, 胡智, 等. 癌症, 2001, 20(4): 358~362[7] 刘军权, 陈复兴,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3, 32(4): 355~367[8] 赵和涛. 中外技术情报, 1995, 1: 7[9] 葛圣蕾, 谢鼎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 607~608[10] 雷耀兴, 雷丹青, 黄燕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4,11(4): 396~398[11] 龚志华, 仇灿红, 肖文军. 福建茶叶, 2002, 4: 39~40[12] 刘敏. 实用临床医学, 2000,1: 83~86[13] 赵秀兰, 宫爱华,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3, 22(8): 477~480[14] 刘波静. 茶叶科学, 2000, 20(1): 67~70[15] 林宏.天津药学, 1999, 11(2): 11~12[16] 梁文红.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 31(增刊): 26~28[17] 徐竺婷, 李鸣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0, 17(4): 277[18] 唐明, 肖晓蓉, 等. 重庆医学, 2004, 33(3): 410~411[19] 丁苑, 徐伟健. Journal of Comprehensive Stomatology, 2001, 17(4): 314[20] 彭慧琴, 蔡卫民, 项哨. 茶叶科学, 2003, 23(1): 79~81[21] 张国营, 李彦勇, 等. 茶叶科学, 1994, 14(2): 155~158[22] 王汉生. 广东茶叶, 1995, 2: 21~28[23] 蒋维勤, 陈秋潮. 上海医药, 1995, 2: 18 ~19[24] 傅冬和, 刘仲华, 黄建安. 中国茶叶, 2004, 2: 8~10[25] 罗永明, 李诒光. 中草药, 2002, 33(12): 1066~1067[26] 董建文.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7, 21: 21~23[27] 韩驰, 贾旭东. 卫生研究, 2003, 32(16): 581~588[28] 曹进. 中草药, 1998, 29(9): 636~638[29] 张素慧, 吕俊华, 等.中药材, 2002, 25(1): 29~30[30] 李春美, 谢笔俊, 姚平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 17(2): 233~234[31] 肖伟涛, 朱小兰, 等. 中草药, 2004, 35(2): 148~150[32] 袁海波, 童华荣, 高爱红.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2, 18(2): 39~40[33] 徐燕, 陈小兵, 萧伟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2, 14(6): 77~80[34] 吕毅, 郭雯飞, 等. 茶叶科学, 2003, 23(1): 1~5[35] 林雪玲, 程朝辉, 等. 食品科学, 2004, 25(5): 171~173[36] 陈建国. 中草药, 2000, 31(7): 附6~7[37] 王丁刚, 王淑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1,22(4):225[38] 黄桂宽, 李毅,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6, 13(4): 43~44[39] 汪东风, 谢晓凤, 等. 中草药, 1998, 29(11): 739~740[40] 陈海霞, 谢笔钧. 营养学报, 2002, 24(1): 85~86[41] 倪德江, 陈玉琼, 等. 茶叶科学, 2003, 23(1): 11~15[42] 陈海霞, 谢笔钧. 中药材, 2001, 24(1): 65~67[43] 杨敏, 赵文华, 等. 时珍国药研究, 1997, 8(4): 311~312[44] 刘立军, 韩驰, 陈君石. 卫生研究, 1998, 27(1): 53~56[45] 柯永胜, 杨霆,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0, 7(5): 268~269[46] 小林资正.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7, 19(6): 51[47] 胡松. 茶叶, 1994, 20(3):44~45[48] 江穗, 陈仲伟, 王启明. 广东牙病防治, 1999, 7(增刊): 332~333[49] 黄干初, 王一凡.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 21(6):579~581[50] 张光军, 许建文, 丁明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2, 19(1):36~38[51] 韦纬组主编. 中华茶文化博览.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