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锡在后唐二年(935年)写的《茶谱》中说:“洪州双井白芽制造极精”。“又据《图经续志》记载:‘武宁、宁州(即修水)皆产茶,宋时名江茶。’又《续职方乘》载:‘茶出分(即修水)因原属武宁四八乡,后分出立县,故名分宁)武两县者最佳,今偏行天下,号为江茶。’又《归田录》:武宁严阳茶,与双井茶(双井系分宁黄庭坚故里)相亚,为草茶第一。’‘合考诸书,宁
红茶有名已久。’”(2)
关于宁
红茶的含义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有人认为宁红有宁州女子青春美貌之说,取原汁原汤之意(3)。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宁红”的“宁”喻统一天下后,百姓安宁度日,“红”则既表吉利之意,又状茶之红亮汤色(4)。
关于宁
红茶的起源也有多种传说。一个传说是唐太宗统一天下时,兵至江西义宁州漫江,翌日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当地百姓以变色茶(发酵
红茶)奉饮,唐太宗尽饮数杯后,身轻如燕,病除康健,便赐此茶为“宁红”(5)。第二种传说是李自成退出北京,逃到了九宫山时,只剩下七人,李自成经过漫江茶园时,茶农不知来了什么兵,赶紧躲进大山。刚采好的“谷雨尖”堆在茶房来不及揉制,时间长了,
茶叶发了酵,眼看千辛万苦摘来不易的
茶叶,茶农们还是将发了酵的茶做了出来,不料歪打正着,变红了,还有一种特别的清香飘然而出,以后家家户户仿而效之,都把自家的新茶发酵一遍再做。久而久之,“漫江绿”变成了“漫江红”,宁红因此而来(6)。
传说归传说,目前所知,最早记载
红茶起源的是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到清初,便有了关于较为规范的
红茶制作方法的史料记载(见《武夷山志》)。我们认为,对于宁
红茶的起源时间,较为稳妥的观点应是清道咸年间。清代叶瑞延在《纯蒲随笔》说:“(宁)
红茶起自道光季年,江西估客收茶义宁州(7),因进峒教以
红茶做法。”。《义宁州志》八卷十三页也说:“道光年间宁茶名益著,种莳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
红茶、乌龙、白毫、花香、茶砖各种。”《江西
茶叶对外贸易志》则明确地说:“‘宁红’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试制成功。”(8),但此说未标明其所依据的资料。
宁
红茶的发祥地——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地理环境极佳,一湾武宁水(修水支流)蜿蜒曲折其间,地势平坦广阔,群山怀抱。该地种茶历史悠久,土质特别,所产
茶叶无病虫害,不需用农药,为纯正的天然
茶叶。今宁红集团漫江茶厂设此,每年还可产“宁红金毫”20多担(每担100斤),2000多斤。
二、宁
红茶的制作方法及特点
红茶是紧接乌龙茶之后产生的又一新茶类。
红茶的制作是在
绿茶的晒青做色和
黑茶及
白茶(芽茶)的基础上发展的。先是小种
红茶(亦称福建正山小种)流传到闽东各县,然后简化制法做成工夫
红茶,此时大约是1650年前后。工夫
红茶(宁红属于工夫
红茶)是从
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
红茶的日光萎凋;由
绿茶揉捻后,未来得干燥变红的实践;由
黑茶渥堆变褐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
红茶,继而发展到工夫
红茶。
工夫
红茶与小种
红茶不同。小种
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
红茶则相反,鲜叶加工简单,毛茶加工复杂,在毛茶上下大工夫,故叫工夫
红茶。
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旧社会,
茶叶的制作全靠手工操作,用工量大。以武宁为例,最大的茶庄黄厚生有茶工321人,一般茶庄也都有200余人,最小的也有百余人(不含临时雇用的拣茶家属工)。因此,每年制茶季节,都要到邻县修水雇请千余名临时茶工。
当时的
茶叶加工,按包装分为两大类:即箱子茶和篓子茶。箱子茶在国外销售;篓子茶则在国内销售。
宁
红茶的制作方法要经过鲜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再加工精制为成品
红茶。这系列的过程可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是茶农自制,然后出售给各茶庄。茶庄收购这些干毛茶后,进行精制。从粗制到精制,要经过二十道工序(9)。
初制过程是:
1.晾干(即萎凋)。将采摘的鲜叶,及时铺开通风晾干。
2.揉捻。用脚或用手揉,把叶子揉卷成细茶。
3.发酵。将揉团松散,用湿布遮住,置日光下曝晒,有的在室内发酵,成堆闷成铜红色。4.烘焙。多用炭火焙之。
精制分为箱子茶和篓子茶两种。
箱子茶的精制过程是:
1.烘焙。
2.过筛。用抖筛(又叫顿筛)分粗细,用园筛分长短。其工艺流程是:
抖筛(顿筛)
↓
一筛→二筛→三筛→四筛→珠子筛→梗子筛→片子筛
↓ ↓ ↓ ↓
铁栅筛 同左 同左 同左
↓ ↓ ↓ ↓
搭筛 同左 同左 同左
一筛的铁栅筛和搭筛下,为一级米子茶,铁栅筛搭筛上的制作片子茶。其余进入二筛。米子茶分为四级,其中以一筛下的米子茶最佳,米粒状,泡开后是一片整叶,清香味美。通过珠子筛后为珠子茶,分为小、中、大三种;珠子筛上进入梗子筛,筛下称梗子茶,筛上的进入片子筛,筛下的称片子茶,又称花香茶。筛上可制成茶末或茶砖,这要视市场需要而定。
3.手拣。须把梗子及颜色不协调的叶子拈去。
4.复火(再焙干)。
5.堆集。按其品类分别成堆,亦称“打官堆”。茶庄对打“官堆”是非常重视的。须先择定吉日进行。完成此工序后,有的还在厂房周围披红挂彩,中贴红纸,上写“官堆大发”四个大字,并放鞭炮以示兴旺发财。这一日如同盛大喜庆日,老板还要焚香崇拜“官堆”,祈祷神灵保佑。大开宴席,职工全部参加,叫做吃“官堆酒”。
6.装箱。每箱装茶叶50斤。箱内有三层:第一层是牛皮纸,第二层是马口铁皮,第三层是横江纸。箱外贴一层油纸,上面署有“中国武宁宁红茶”,标名或曰“云雾”、或曰“贡尖”、或曰“贡芽”、或曰“乌云”等十多种。
篓子茶制作简单。
1.烘焙。
2.过筛。
顿筛→米子筛→梗子筛→片子筛。
米子筛下的茶为米子茶;筛上进梗子筛,筛下的茶为梗子茶;筛上的进片子筛,筛下的为片子茶;筛上的有时制茶末,也称花香茶,有进制茶砖,主要视市场需要而定。
3.堆集。
4.装篓。竹篓内用布袋,每袋100斤。
宁红茶以条索秀丽的外形,清新持久的甜香,醇和隽厚的滋味而驰名(10)。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第13章第114、132页中也说:“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又说:“修水县所产红茶,外形灰色,而有芽尖,条索紧密,汤色佳良。”
修水宁红茶| 宁红茶的起源|宁红茶的制作方法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