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常青,茶人常在
发布时间 2009-10-17 浏览 19450 次
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从此兢兢业业为中国茶叶的出口创汇工作了几十年,直到1989年退休。

  作为中茶公司的职工,到点退休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作为茶人的王郁风可一刻没有离岗。他与黄国光、张大为、陈奭文、刘崇礼等一大批老茶人,克服重重困难,在各级政府、中茶公司老领导关心支持下,1990年组织成立了全国性茶叶社团组织——中华茶人联谊会,同年创办了《中华茶人》会刊,他任副秘书长兼编辑。18年过去了,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已发展到近2000人,会员单位150个,始终被茶人当作“中华茶人之家”;《中华茶人》会刊,作为茶人交流的平台,也深受会员的爱戴!因年事已高王郁风先生不再担任副秘书长兼编辑,但他勤奋的笔始终没有停下,每期都为《中华茶人》投稿,直到去世前一期,他还写了题为“中茶商标”的渊源与含义。在病中,我们去看望他老人家,他谈到的还是茶,并且告诉我们他的心愿就是“想把这些年的大量书稿整理、编辑成册,供茶人们参考”。

  在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后,王郁风等中华老茶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茶的故乡》,《中国茶叶五千年》,《中茶史录》,《茶叶出口统计》等书籍,为中国茶叶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料。可有谁深思过,这些巨著里融入了王郁风先生的多少心血和知识积累。

  1992年10月,也就是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后两年,当时虽然海峡两岸的关系还十分紧张,但“天下茶人是一家”,在王郁风等中华老茶人的多方沟通、联络、精心组织下,“首届海峡两岸茶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了。台湾区茶业工业同业公会黄正敏、李胜进、范增平等理事长亲自率68名台湾茶人出席会议,开创了两岸茶人交往的先河。

  近几年,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云南普洱市(原思茅地区,思茅市),到2007年已经举办了八次“普洱茶文化节”。有谁知道,16年前的“第一次普洱茶文化节暨云南古茶树保护研讨会”,就是中华茶人联谊会组织发起的,时任的常务副秘书长陈奭文、副秘书长王郁风亲自到思茅组织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港澳台、东南亚以及全球40多名茶叶专家出席会议。王郁风先生在会上作了“关于加强云南古茶树保护”的演讲,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至今仍被许多茶人珍藏。应该提及的是,这次会议对促进云南普洱茶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后来的普洱茶火暴奠定了基础。

  王郁风老先生,不光文章写得好,书法也非常好,对茶界的人求他题字总是有求必应。大约5年前,安徽黄山一个年轻茶人,认识到徽茶要有大突破,必须打造茶叶品牌,于是他来茶联找到我,想请王老题写“徽州家茶”四个字。王老心系全国茶区,帮助过不知多少茶人,他作为安徽茶人,更希望家乡茶区的父老乡亲能早日脱贫致富,二话没说就给挥笔写了“徽州家茶”四个大字。

  在王老去世前5天,我们到医院看望他。躺在病床正输着液、脸色苍白的他,见我们进来还想撑着虚弱的身体坐起来,我们急忙劝阻他千万别动,他亲切地向我们点点头,十分费力地说着话。不经意间,我一眼看到了他床头上还放着一本茶叶刊物,在生命垂危之际,王老心里装的还是茶叶啊。见到此状,即便你是钢铁铸成的人,也会潸然泪下……

  王郁风先生,一生以当代茶圣吴觉农为榜样,做到了“厚德,事茶”。他是合格的中华茶人,受到了广大茶人的尊敬和爱戴,2007年荣获了“吴觉农功勋奖章”——这是对为中国茶叶事业奋斗了近70年的老茶人最好的褒奖,当之无愧!

  前辈王老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