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的不同,茶树占地范围不一样,根系生长受到株与株,丛与丛的限制。丛植的茶树侧根可向丛四周匀称的伸展;单条植的茶树根系向两侧行间伸展范围较广,而丛间伸展范围较窄;双条植茶树,根系向大行一侧伸展较好,而向小行与丛间的伸展就较差。
加强土壤管理是促进根系生育的关键性栽培技术。
根表的微生物和菌根:茶树根系的生育常与菌根共生,即根表富有微生物并有菌根共生。茶树根表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同龄茶树根的不同部位上则表现为活力较强、分泌物较多的吸收根表的微生物较多,而侧根上相对较少。成年茶树根系的活力和代谢机能最强,因而成年茶树根表上真菌和细菌也最多。茶树根系中有菌根存在,茶树的菌根可分为内生苏根、外生菌根和外内生菌根。
茶树根系吸收矿质元素(absorp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by the root system of tea plant)
茶树根系从土壤和水中吸收离子状态元素的过程。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生理过程。是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器官。茶树根系吸收矿质元素以根尖为多,离幼根尖端2-3cm处磷的移动量为最大。根毛部是根尖吸收矿质离子最活跃的区域。一般说来,主动吸收是根系吸收矿质的主要形式。
成龄茶树的吸收利用率,氮是50%,磷是22.5%,钾是45%。幼龄茶树分别为25%、4%、7.5%。在全年中,氮和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4-11月;磷则集中在4-6月和9月,各占总吸收量的49%和38%。
土壤条件影响茶树根系对矿质的吸收。
①土壤水分和氧气:土壤通气良好,氧气充足,CO2浓度减少,呼吸增强,促进根系生长和对水、肥的吸收;
②土壤溶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数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量时,离子载体与矿质离子结合达到饱和,根系吸收矿质离子不再增加。每500g氮可收获鲜叶25kg左右,亩产鲜叶一吨左右,年施氮以20-30kg为宜,超过30kg,虽能提高产量,但利用率不高。
③土壤温度:根系吸收矿质随土温升高而加快,以25℃-30℃为宜。
④土壤pH:宜茶的土壤pH为4.5-6.5,以pH5.2-5.6最好。阳离子的吸收随土壤pH上升而增加,阴离子的吸收随pH的上升而降低。土壤酸性增强,磷、钾、钙、镁易溶解,易被雨水淋洗,有效度降低;铁、铜、锌、锰、铅有效度增加。铝浓度在15ppm,有助于茶树对磷的吸收。随铝浓度增加,根系对钙、镁、钾的吸收下降;土壤锰过高,易发生缺铁;磷过高,根系吸收锌、镁、铁少;钾过高,抑制氮、镁、钙的吸收。土壤酸性过强,会引起土壤结构恶化,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有机物质分解不良。土壤碱性增强,铁、磷、钙、镁、铜、锌逐渐形成不溶解状态,能被茶树利用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