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张对“汀洋奇种”寄予厚望时,一个意外消息让张一家陷入苦闷与伤痛———“汀洋”商标被他人注册。“得知被注册的不解与痛苦,这辈子无法忘记。明明是自己几年辛苦经营打下的牌子,怎么一夜间成了他人的。还说我们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被责令与‘汀洋’有关的包装袋、广告牌、店牌等不能再用了。这不是要了咱的饭碗吗?”张耀宗说这话时,脖子上变粗了的青筋清晰可见。
解决“汀洋事件”,摆在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通过法律等途径,力求证明“汀洋”是张耀宗的;二是从头开始,创新牌子。用张耀宗的话说,“前者费时费力,凭自己在茶道上多年的积淀,要重新打出一个牌子不是不可能。再说,自己茶叶只是在当地内销,与外销型相比,汀洋被夺的损失不算大。”张耀宗很快想通了,“汀洋被恶意抢注,只能怪自己商标意识薄弱,缺乏商标方面的知识。这不见得是件坏事,让我从中深切体会到要保护牌子,商标注册不可少。”
从那以后,张耀宗与商标注册结下不解之缘,当地工商部门也成了他的常客。一有卖新牌茶叶,张马上想到商标注册。县工商局的同志,也乐于帮扶,定期上门指导、跟踪,免费制作商标供他选择使用,指导张耀宗一家规范商标使用行为。而张对商标注册的益处,体现日深。前些日子,有人假冒张耀宗研制的“宗”牌武夷水仙,工商部门接到举报后,立即前往查处。他说,“要是没注册,人家仿冒再多,咱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渐渐地,张耀宗及他的孩子开始尝试着自己设计商标。二儿子对商标设计更是情有独钟,常常为一枚商标忘了三餐。
采访时,恰逢县工商局的同志上门服务。下面,是张耀宗与工商人员的一段“商标对话”:
“我又申请注册一个商标‘冬片’。已进入公告期。”张边说边拿出国家商标局商标受理证明。
“商标如果还在公告期,外包装标注时不能打上R字,可用TM标注。”工商干部说。“你们注册了系列商标,这种自我保护意识很好。但要注意商标到期前的续展。商标有效使用期10年,到期前6个月就要提出续展申请。”另一位工商干部说。
……
张耀宗眼花,坐在身旁的二儿子代父亲做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