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