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有效成分
发布时间 2009-05-25 浏览 26205 次
要组成成份。若缺乏,会使肝脏和肌肉中辅酶含量显著减少,引起癞皮病。所以,茶叶由于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5,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癞皮病等皮肤病。茶叶中维生素B1(硫胺素)含量比蔬菜高。维生素B1的功效是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并有促进人体粮代谢的作用,帮有助于脚病、多发性神经炎、心脏与胃机能障碍的防治。维生素B2(核黄素)的含量约每100克干茶10-20毫克。维生素B2缺乏,病变多发生在眼部、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因此饮茶对维持视网膜正常机能,防治角膜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皮炎、口角炎都有很好的作用。维生素B3(泛酸)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酸,参与代谢的多种生物合成和降解。泛酸具有抗肤炎、毛发脱落、肾上腺病变等作用。维生素B11(叶酸)含量很高,约为茶叶干重的0.5-0.7pmm。它参与人体核苷酸生物合成和脂肪代谢功能。  

 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高级绿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高达0.5%。维生素C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好处;它能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能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从而对由血压升高而引起的动脉硬化有防治效应;维生素C还参与人体内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解毒作用,有助将人体内有毒的重金属离子排出体外;此外,维生素C还有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和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天饮好茶3-4杯,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在茶叶中还有不少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K等,它们对人体正常驻机构生理也很重要。茶叶中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还高,它能维持人体正常发育,能维持上皮细胞正常机能状态,防止角化,并能参加视网膜内社紫质的合成。维生素E(生育酚)的含量约为茶叶干重的300-800ppm,主要存在于脂质组分中。它是一种著名的抗氧化过程,因此具有防衰老的效应。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约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因此每天饮用5杯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故有益于人体的凝血与止血机制。  

 维生素虽然广泛存在于茶叶中,但含量却也有多有少。一般绿茶多于红茶,优质茶多于低级茶,春茶多于夏、秋茶。

四、 矿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以磷与钾含量最高;其次为钙、镁、铁、锰、铝;微量成分有铜、锌、钠、硫、氟、硒等。这些矿质元素中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微量元素氟在茶叶中含量远高于其化植物。氟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   硒是人体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的必需组成,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又可防治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的发生;并对治疗冠心病有效;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据测定,中国紫阳绿茶,含硒很高。此外,湖北省恩施地区的茶叶也含有丰富的硒。  

 锌可通过形成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而直接影响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又可影响垂体分泌。所以,缺锌会使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性腺机能减退。此外,锌还有利于智力与抗病力,不论老少都很需要。茶叶中锌的含量通常在35-50pg/g。铁在人体中可组成血红蛋白,参与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运送;参与组成组织呼吸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铜可促进铁构成血红蛋白,是生物催化剂,又参与各种氧化酶的构成。

五、 氨基酸及其他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已报道有25种。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在50%以上。众所周知,氨基酸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有的氨基酸和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如谷氨酸、精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蛋氨酸能调节脂肪代谢,参与机体内物质的甲基运转过程,防止动物实验性营养缺乏导致的肝坏死;胱氨酸有促进毛发生长与早衰的功效;半胱氨酸能抗辐射性损伤,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生化过程,调节脂肪代谢,防止动物实验性肝坏死。精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以智边发育有效,又可增加钙与铁的吸收,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组份外,茶叶中还有一些次要的活性组份,它们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具有独特的药效。如茶叶中的脂多糖具有抗辐射和增加白血球数量的功效;茶叶中几中多糖的复合物和茶叶脂质组份中的二苯胺,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茶叶在厌气条件下加工形成的a-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