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 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 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 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原因所在。
3. 土壤
土层深厚,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 pH 值 4.5 ~ 6.5 ,不仅适宜茶树生 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
二. 高质量的鲜叶
1. 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也就是说当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 3 ~ 4 个叶片的嫩梢 为标准。
2. 较成熟嫩梢叶片的表皮角质层已发育形成,并在角质层外被有较厚的蜡质层。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蜡质层分解与转化,产生香气成分,这是乌龙茶香气来源之一。
3. 成熟新梢叶背下表皮的特殊腺鳞结构也发育完全,并开始分泌芳香物质。
4. 较成熟新梢叶片内的叶绿体开始退化产生原质体,使类胡罗卜素增加。
5. 幼嫩茶叶茶多酚类含量较高,而能形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较少加上叶组织幼嫩,摇青中极易受损伤,产生“断芽”、“断梗”和“死青”的现象,影响正 常的“走水消青”,不利于做青技术的发挥。因而,成茶常呈现青气浓,苦涩重,不能形成 乌龙茶风味。
6. 粗老的鲜叶也不能制出优质乌龙茶。如“大开面”以上的新梢,叶片已基本成熟定型,能形成乌龙茶浓厚滋味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等明显减少。而且构成乌龙茶香气的物 质,随着叶片成熟定型,逐步向粗老气方向转化。
7.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 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 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 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