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敦仁与安溪茶文化
发布时间 2010-07-16 浏览 23859 次
,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犹似玉兰吐芳。沏泡讲究款款有序,动作优美,真正达到“纯、雅、礼、和”的品茶意境。“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一千多年来,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及茶道精神。

安溪茶道讲究的是让品茶人了解铁观音的沏泡技艺,这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道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道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道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道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而这些方面正是亦释亦道、崇尚自然、忘情山水、归隐林泉的詹敦仁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故他的诗文中处处有所流露,而作为安溪开先县令又爱民如子备受爱戴的他,其精神理念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传播和推广,这对安溪茶叶生产及茶道精神的形成,自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了。

茶道,其内涵远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茶艺、茶道是“一体两面”的。“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艺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而“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两者相互依存。

安溪自开县以来,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叶采制技术不断创新、提高,茶艺与茶道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也不断走向纵深。而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安溪茶人的精神境界,凝聚安溪茶人对开先县令的怀念与景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