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施基肥 低产茶园、老茶园树体改造后,经受一定创伤,以及新梢萌发,根系再生和土壤改良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物加以保证,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低产茶园、老茶园改造必须结合深耕、改土等措施重施有机复合肥,适当配施氮、磷、钾等化学肥。肥料施量:改造后茶园施厩肥或沤肥40—50担/亩,或磷肥100-500千克/亩。
三、改园。砌坎保土。老园低产园大多处于山坡,开垦和种植不合理,易跑土、跑肥、跑水。改造时,视茶园情况因地制宜改造。一般实行挖茶行内土砌外沿,形成宽幅或窄幅梯级茶园。使之保土、保肥、保水。
1、抽槽:对象主要是条播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和土壤贫瘦茶园。方法是在条行的两边抽槽换土,要求表土翻入一层,下层土翻出地表,促使风化熟化,槽沟深50-60厘米,宽40-50厘米。
2、并棵:对象是缺株少行严重的茶园,将茶园一端的大茶棵移并中间缺棵地方,要求带土移植。让出的空地重新按标准栽植无性良种茶苗。
四、改管。增施肥料,合理采摘,适时修剪,病虫防治促使改树技术进一步发挥效益,是巩固茶树改造成效的主要管理措施。
1、增施肥料:茶树经台刈、重修剪后,重新萌发新枝,形成树冠,需补充更多的营养成份。更新复壮茶树连续三年内重施有机肥,施饼肥150千克/亩年。
2、适时修剪。重修剪、台刈后,当年茶树可达50—60厘米,为枝距地面40厘米时定型修剪,以后每年提高10—15厘米修剪,至到树冠高达60厘米,幅度达75厘米正式投产。
3、合理采摘。改造后的茶树,当年原则不实行采摘,2年实行打头轻采,以养为重。
4、病虫防治 更新改造后的茶树,新生枝叶特别繁茂,容易遭受病虫危害,必须做好病虫防治工作。主要虫害有蚜虫、茶梢蛾、蚧螨类、叶蝉等,改造后茶树新枝萌发前用2—3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杀死越冬害虫;蚜虫、茶梢蛾、叶蝉类,可用BT生物农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