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压茶机遭禁
发布时间 2011-05-16 浏览 24185 次
叶,而人工揉捻一次最多仅为10多斤。

  “压茶机”虽然面世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制茶工工资高涨的背景下,“压茶机”以其高效率获得了广大安溪茶农的青睐,在安溪迅速普及开来,在今年春茶采摘前,不少茶农纷纷添置了这款新型制茶设备。据透露,在安溪一些中低端铁观音的主产区域,已有八成以上的茶叶经过压茶机压制,这些中低端茶叶除了凉青等极少数环节外,已经基本上实现机械化生产。

  然而,相比往年,几乎完全机械化生产出来的中低端茶叶,其品质呈现下滑趋势。业内人士表示,茶叶质量下降,除了受气候困扰之外,与压茶机的使用也有直接关系。“采用压茶机生产出来的茶叶,其汤水、叶底、口感都比使用该机械前差很多。压茶机容易将茶叶压扁,对茶叶内含物破坏性极大,茶叶冲泡时容易展开,汤味青涩,不耐泡,汤色混浊等,造成茶叶品质下降。”谈及“压茶机”的大范围使用,从事茶叶批发逾15年的茶商说,“对于用压茶机生产出来的茶叶,很多客户都有意见,但是没有办法,绝大多数的茶农都这样制作。”

  通告要求,目前仍在使用“压茶机”制茶的茶农,应主动将“压茶机”上缴至乡镇政府所在地。5月15日前主动上缴的,将按评估价格的50%予以补偿。16日起,未主动上缴的“压茶机”,一律强制收缴,不予补偿。至18日,对仍在生产、销售、使用“压茶机”,查证属实的,举报者按台给予奖励,生产者、经销者、使用者则将从严从重处罚。

  安溪方面称,茶业是该县的民生产业,品质保障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铁观音,其种植、采制、生产各环节,要求有严格的生长环境和传统制作工艺。近段时间来,该县个别茶机械企业和茶农,生产、销售和使用“压茶机”,对茶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一方面,“压茶机”制出的茶叶质量下降,不受市场欢迎;另一方面,“压茶机”安全系数低,耗电大,容易出安全事故。为此,安溪方面决定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压茶机”制茶。同时,安溪县农机站、县农果局等相关单位,也正积极联系科研机构,研发先进的制茶机械,以替代“压茶机”。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