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叶入藏的历史机遇和
下一主题:茶席设计寓于自然 融
"清音桌茶馆"是专为京剧爱好者提供消遣的茶馆,这类茶馆一般设日夜两场,演出时有简单的伴奏和配角,只是不化妆清唱整出戏。比较着名的"清音桌茶馆"有时也有名角名票光临,并演唱选段。
"野茶馆"又称"野茶摊",这类茶馆的形式就比较随意了,或在荒郊野外,或是大道两边,或各个城门外……凡是路人口渴歇脚处,总有一挑小旗挂一个"茶"字,告之"野茶馆"的存在。"野茶馆"大都比较简陋,两间用土坯垒的小茅草房,屋里有那么三四张"白碴儿"(原木不刷漆)桌子,几条大白碴条凳。一个大火炉子上面坐着几个大铁壶,里边的开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儿。一个大长条桌上放着一个大茶叶罐,里面装的是满满的"高碎茶叶土"(筛茶叶时筛下来的末).两大摞挂绿釉的大粗陶海碗,几个同样挂绿釉的大沙包儿茶壶。遇有客人走累了进来歇歇脚儿,伙计就赶紧抓一把茶叶土扔进沙包儿壶里,沏上滚开的热水,拿一大海碗给客人满满地斟上一碗茶,痛快的喝口儿、歇会儿。开设在亭边路旁的露天茶馆,多为行人作歇脚。供应一般茶水,同时也备少量高质茶,备有文人采风光临时招待。
清末民初时期,是人人爱茶,人人可爱茶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也是茶之一物真正利益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时期,也唯其在这个时期,茶事具有活泼泼的文化活力,茶文化所焕发出的人文关怀气息一改历朝历代教条、刻板、浮夸的作风,使传承至今的茶道,更丰富,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