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婚俗礼仪中的茶俗及其变革
发布时间 2014-09-11 浏览 26204 次
且有水平,确实是大理白族的独创。它是建立在白族民众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三道茶”的习俗(白族烤茶一般都要斟三道,故名。)的深厚基础上的。正因为日常之中就积淀着“三道茶”蕴含,所以闹洞房时便自然而然地把“闹茶”一步又一步地推向高潮。

6.退茶

既然“定茶”(或“吃茶”)、“合茶”分别象征着订婚、成亲(圆房),那么,“退茶”自然也就意味着退婚。尽管封建社会有“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伦理道德的绳索捆绑着广大妇女。但是对于封建思想统治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及边远(偏僻)地域,按照本民族世代传承的习俗风情,他们的婚恋风习礼仪还是比较自由的。因而武陵山区、“五溪”流域等地长期流行着“吹木叶”、“跳芦笙”、“借东借西”、“结伴赶场”以及“火把迎亲”、“‘枪亲’”等婚俗,所以,贵州侗族旧时姑娘如果对父母包办的婚姻不满意,不愿出嫁,就用纸包一包干茶叶亲自送往男家,对男方父母虚与周旋,表达婉转辞谢之意,把茶叶包放在堂屋桌子上,转身即走。只要不被男家人抓住,婚约就算废除。也就是“退茶”,退掉了“订亲礼”。不仅如此,就是成亲(圆房)以后,夫妻不和,还可离婚。男家用饭篓装饭和鱼给女方吃,女方把饭篓扔掉,即表示各自分手,互不往来。

7.换茶

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缘于种种原因,旧社会流行过“姑表亲”(姑妈的女儿一定要嫁舅舅的儿子)、“扁担亲”(姨表联姻)以及“坐床亲”等婚姻陋习。所谓“坐床亲”,即“转房婚”,也就是“兄终弟及”、“弟终兄继”的婚制。桂西北毛南族以往盛行过此种转

房婚,并把换婚仪式称为“换茶”。这种婚俗既适用男方,也适用于女方。如果原妻早死,妻的妹妹或者姐姐愿意,也可嫁过来代替原妻的位置。不过,不论是“兄终弟及”、“弟终兄继”,或者“妻妹(妻姐)”替代过来,此种“换茶”礼仪均不需大办,只要略备一两桌酒菜,请来近亲房族,让大家知道并承认即可。[12]

此外,在婚俗礼仪中还有“开门茶”、“合枕茶”、“谢媒茶”、“亲家婆茶”等。限于篇幅,不赘。总之,在南方许多民族和地区,茶既作为一种让人品尝、咀嚼的物质;同时,又以象征“不移”、坚定的精神(“茶精神”);从提亲(或称“放话”)开始,直到成亲(圆房)乃至转房、退婚,一直和谐而奇妙地伴随着整个婚姻进程。确实为‘‘楚越之地’’的古朴奇特的婚俗礼仪增色添姿不少。而且,也积淀着不少珍贵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