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媒体茶人联合启动“拯救铁观音茶农计划”
发布时间 2015-01-23 浏览 24836 次
高了制茶效率,降低了制茶门槛和制茶成本,使得清香型铁观音工艺大行其道,甚至一统江湖,而传统铁观音没有及时跟进,传统工艺几近放弃,其魅力没有及时推向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空调制茶本是安溪人的一种创新,它打破了气候条件的制约,使全天候加工采摘成为现实,但凡事过犹不及。快速生产、无节制的加工采摘使得茶树很难休养生息,蓄精养锐,导致茶叶内质参差不齐,市场上对于安溪铁观音的评价也就变得褒贬不一。

急功近利改变传统制茶工艺,致使铁观音失去真味。属于半发酵乌龙茶的铁观音制作时发酵程度应达到30%多,但一些茶农为追求清香味和上市量,只将铁观音发酵10%,发酵时间缩短,上市量也就增加,但改变铁观音的传统制作工艺,时间一长茶也就渐失本味。再加上茶树种植在不适宜其生长的土壤环境上,所产茶叶品质就更加大打折扣,从而使得整个茶叶市场上流转的铁观音都不是真正好的铁观音

乱象之五:电商的恶意竞价

铁观音市场带来更加致命一击的,是电商。在铁观音市场行情大好时,笔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一些茶商疯狂打出低价牌诱导消费者,而实际上那些“9.9元一斤”的茶叶都是茶叶中的边角料,次中之次。茶叶收购价不到10元根本连种植成本都无法收回。电商之祸几乎让铁观音盖上了“劣质”标签,这样的过度炒作给本来就深陷农残阴影中的铁观音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致命一击,市场持续低迷至今。

铁观音市场乌烟瘴气,持续低迷,最终牵累受苦的是千千万万茶农。

据悉,安溪这个闻名世界的铁观音产地,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在100多万常驻人口中,涉茶人口60万,在全国其他地区还有10多万的安溪茶商。截至2011年底,安溪全县涉茶总产值92亿元。安溪茶园面积为60万亩,占全国的2%,年产茶6.5万吨,占全国的4%,出人意外的是安溪茶业产值却占到全国茶叶产值的15%。而如今这片混乱背后的滞销是一群茶农的厄运。

观音山:扶起铁观音净土的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

观音山,位于闽南安溪、南安、永春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其中500亩的有机茶园地处灵山圣境,茶山间奇石嶙峋,清泉干洌,因为出产高品质的铁观音而不愁销售。作为这座山的守护人,林健明的使命就是用这片净土种出最好的铁观音

这片茶园一直在做最好的铁观音,只在山的南向,东南向种植;用香茅草,樟木等祛除蚊虫;大面积种植花草保持山的原生态;每一次下雨都要用山泉水清洗……在通过了欧盟检验标准后,原本林建明只要带领504个茶农安心种茶就行,可是从低端产业开始滞销的铁观音终于在2014年底波及到了高端茶叶,连林建明的铁观音也出现了滞销。3万斤茶叶和504个农民的希望就这么被存放在了一个仓库。

“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你会发现你真的无能为力。”从春天开始出现的滞销,让经营观音山茶叶的经销商一年关掉了40多个,没有了销售渠道的林建明,从春茶盼到秋茶,但是农民的费用、营销的费用、制作的费用、库存的费用还是要支付的,于是他抵押了房子、店铺……直到现在已经无可抵押,可是3万斤茶叶还是安静地躺在库里。这些曾经数千元一斤甚至数万元一斤的茶,林建明说现在只能用几百元的价格低价抛售,只是为了能尽快回笼资金,让大家过年。

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他哭了,哭得像个孩子。“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只是老实种茶,他们开始嘲笑我傻,明明那么大的一座山可以种很多茶,可是我们的产量却那么低,我只是想种出最好的茶,难道我错了吗?”没人能回答林健明的提问。而在这背后是一条传统的铁观音产业链条上的顶级匠人,他们有烘焙师,有茶农,有茶艺师……如果他们也退场,这就像铁观音的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也倒下了。如果这座山也沦陷了,那么铁观音将退出名茶列。如果连最顶级的铁观音都滞销,那么铁观音的消亡就已经到了需要拯救的临界值。

一个自媒体人发起的关于一座山的救赎

茶人宁杰,自媒体“平庐观茶”的主编,因对茶的喜爱,每每喝茶,总是要自己到山间看过树木之后才放心品茗。听说观音山有久违的美好铁观音,他前往安溪,在跟着茶农林健明转了一天茶山之后,惊讶于低迷的铁观音市场背后,还有这么一片最后的净土,也为受苦牵连仍坚守茶山的普通茶农所打动,因而萌生了一场由茶人联合发起的救赎行动。

一场以“如果我消失,你介意吗?”为主题的关于铁观音的公益行动被16位茶人迅速响应,其中包括了大量爱茶的媒体人。

504位茶农难捱的漫漫年关,茶山可能复变荒山,名茶铁观音也许将消亡……这些,无不触动着一个爱茶人的心。作为铁观音的最后一片净土,观音山茶庄园如若真被弃若敝屣,或许世人将再也尝不到真正品质优异的铁观音了。人们对铁观音的认知,也会是只剩下残存并日渐模糊的味蕾记忆。这不仅是爱茶人的心头痛,更是整个茶行业的损失和悲哀。

无论铁观音市场大环境如何,我们希望更多人知道,在被破坏的铁观音生态背后,有那么一群朴实的茶农,为守住茶山,正面临着最残酷的现实困境。我们希望发动起每个人的点滴力量,帮助504位茶农在乙未年来临之际,过个好年。

于是,便有了为这504位茶农做一点事的决心。于是,便有了这个公益善行项目。

为了帮助茶农解决囤积的茶叶,宁杰为林建明开通了微店。选择了直销的模式,产品上也去品牌化,无任何包装、设计,最朴实的事以最朴实的方式做。(伍策 作者:谢宇野)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