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四)我国古代茶业的
下一主题:(二)中唐茶业盛起的
这一点,唐代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其称 :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 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 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 (今山东邹县)、齐 (山东临淄)、沧 (河北沧州)、棣 (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①。这段记载, 也同样反映,我国黄河流域饮茶的风气,是在开元以后随北方的“大 兴禅教”而连带发展起来的。
禅教是佛教的一宗,所以也叫禅宗。所谓“禅”,也就是“止观 ”的意思。即通过坐禅入定求得心静为“止”;观或称“观心”,对 心进行反省观察,进行宗教修养。这种止观禅法,是随佛教的经籍, 在汉时就传入我国的。但是,禅宗托始菩提达摩,真正作为佛教的一 宗并在我国流传,是在南北朝时期。禅宗是中国独有或“中国化”的 佛教宗派,它盛行于唐代中期以后及五代。安史之乱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