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同翅目蚧类
下一主题:鳞翅目吸汁型害虫
绿鳞象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毫米,体粉绿色,少数灰黑色或粉黄色,活动力强,爬行迅速,稍有惊动即假死落地(假死习性)。卵椭圆形,黄白色。幼虫体长15~17毫米,体肥多皱纹,乳白色,无足。蛹黄白色,长约14毫米。
发生规律: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茶园表土内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陆续化蛹和成虫出土。广东、广西盛发期为4~6月,其他茶区以6~7月发生最多,8月人土产卵,但广东、广西等茶区因气温适宜,冬季仍有成虫为害。一般幼龄茶树比成龄茶树受害严重,近山边、树林边及杂草丛生的茶园为害也严重。
防治方法:
(1)此类害虫均具假死性,故可进行人工捕捉。选择被为害的茶丛(叶片有缺刻状),在树冠下铺垫塑料布,摇动茶树,将掉下的成虫集中杀灭。在人工捕杀之前先将杂草锄干净,可不用铺塑料布,直接摇动茶树,让成虫掉在地上进行捕捉。
(2)结合茶园冬、春耕作杀灭幼虫和蛹,每亩(667平方米)可用95%的巴丹300克拌土施于树冠下,然后翻松土壤。
(3)药物防治 象甲成虫抗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