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产业背后的冷思考--石阡县茶业发展透析
发布时间 2010-02-16 浏览 23289 次
路货,难以得到市场认同。既做不了深加工,又无保鲜技术,加之成本高,许多农户人家亏得一塌糊涂,人们戏称是丢下金饭碗,捡起药罐罐。从2002年起,镇里根据县委政府新战略,重新调整产业取向和市场眼光,才发现,茶叶是其优势所在,转而重拾茶业,发动农民新种了3600亩茶园,2005年生产茶青1700多公斤,2000多农户受益。县委书记麻绍敏概括说:退耕还林政策只有8年,抢抓机遇退耕还茶,做强一个产业,让其长时期造福一方群众,这是本届班子成员今后最为宽慰的事情。

  冷思考二:找准让利招商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平衡点,合理分配资源利润

  随着“东茶西移”大潮推进,石阡自2002年底起,大打资源牌环境牌吸引了不少客商,到去年底,已引进茶叶流通企业4家,加工企业2家,出租国有茶园3200亩加工厂5座。外来优势技术、管理和市场,给石阡茶业注入了强劲活力与生机,惠及1.1万户农民,每亩茶园可收入3000元左右。2005年全县生产干茶950吨,提供20多万个工作日500多万元劳务费。县委政府调整发展目标,计划今明两年新植5万亩,提前3年实现10万亩规模。以规模引客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