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产业背后的冷思考--石阡县茶业发展透析
发布时间 2010-02-16 浏览 23290 次
以品质求市场,以精加工实现农民、客商、政府三赢,力争2010年实现年产干茶3000吨,创税5000万元。客商蜂拥石阡,自是逐利而来。他们也不讳言,到石阡每收购2公斤茶青,运回江浙加工成0.5公斤干茶,每公斤要卖2000多元,扣除各种成本180元,净赚1600多元,是投入的4倍多。石阡一中层干部认为:不招商茶场要死,招了商过多利润被人拿走,真是两难命题;关键是在客商、农民、政府税收三者中,如何选准一个度,成为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平衡点。

  冷思考三:“茶干部”不应是“地下工作者”,解放他们就是解放生产力

  3月19日,酒酣耳热之际,五德镇一位干部露出真言:“说句实话,我以妻子名义,承包了120亩荒山,一定25年,总投资要7万元,已投2万元定植茶树70亩,但我不敢向外声张,因为现在许多文件相互打架,有说不准党政干部涉足经商活动的,也有允许其参与开发非耕地资源的,而开发就涉及生产之后的销售等经商活动,所以我就怕今后政策变了被秋后算账。”类似谭仁栋者,被人称为“都是地下工作者”。他们一是入股与农民合办,干部出资金出信息,农民出土地出劳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