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让茶树返老还童两招
下一主题: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
1.发生为害 幼虫喜幼嫩叶片取食为害,初孵幼虫(1~2龄)在叶背潜叶为害,随后卷边为害,在卷边内取食叶内,后期将叶尖卷成三角形虫苞,在苞内取食。不仅影响产量,而且由于虫粪污染,影响茶叶品质。
2.形态特征 成虫全翅褐色,体长4—6毫米,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较大的金黄色三角形斑块。后翅暗褐色,缘毛长。卵椭圆形、扁平、无色半透明。幼虫体乳白色、半透明,可透见体内紫色内脏物。
3.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9代,以蛹在茶树老叶背面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常在3月中旬、4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和12月上旬。从第四代起出现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停息时,前中足与体翅成“入”形。卵散产于嫩叶背面,以芽下1、2叶为多。幼虫共5龄,1、2龄在叶背下表皮潜叶取食叶内,3龄和4龄前期将叶缘向叶背卷折,在卷边内取食叶肉,4龄后期和5龄幼虫将叶尖沿叶背卷成三角形虫苞,在苞内取食。幼虫期9~40天,蛹期7~10天,成虫寿命4—6天。
4.防治方法 ①人工摘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