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云尺蠖
下一主题:小绿叶蝉
分布区域:全国大部分产茶省(区)均有发生,以中南和西南茶区发生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雌体长24—25毫米,翅展67—76毫米。体翅均灰白色,密布黑色小点。触角丝形。前翅基线、中横线和亚外缘线为黄褐色波纹。雄体较雌体小,触角双栉齿状,前后翅基线和亚外缘线灰黑色三卵:椭圆形,长约0.8毫米,蓝绿色,常数百至千余粒重叠成堆,上覆黄色茸毛。幼虫:幼虫体最长可达70毫米,有深褐、灰绿、青绿等色。头部密布棕色颗粒状小点,头顶中央凹陷。前胸背面有2个突起。
蛹:圆锥形,深棕色,长约19—27毫米,头顶有l对黑褐色小突起。臀棘明显,其基部膨大,端部呈针状。
为害作物:为害茶、油桐、乌桕飞樟、柿飞杨梅、扁柏飞杉木等多种植物。
为害症状:幼虫咀食叶片,发生猖獗时常将叶片、嫩茎全部食尽,使成片茶园形成光杆。
发病特点:多数地区一年发生2—3代,华南3—4代。以蛹在根际表土中越冬,次年4月成虫羽化、产卵。 2代区,第一、二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有时发生3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