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韩行长的茶情结
下一主题:从打铁匠到茶掌柜——
她说她只是卖茶的,也永远是个卖茶的。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茶水盛在一个个透明杯子里,上面盖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烟尘。那时,小镇上的农贸市场人来人往。他的茶水小摊就设在市场旁边。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欢。没人清楚1毛钱一杯的茶水一天下来她究竟能收成几何,大家看到的,只是她总在欢天喜地忙忙碌碌。
1990年,她17岁,原来的同行要么嫌卖茶收入太低而早早鸣金收兵了,要么赚点钱赶紧转行另谋出路了。唯有她,还在卖茶。只是,她不再在小镇上卖了,而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市里。不卖最简单的从大茶壶里倒出的茶水了,却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但也卖得起价,小杯3元,大杯5元。而不管大杯小杯,她的杯又是比旁人的大小杯都要胖一圈。所以她的小生意又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居然仍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屋子中央摆一根雕茶几,客人进门,必泡上热乎乎的茶请你品尝。客人尽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