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清明节中的传统习俗
发布时间 2012-06-21 浏览 32226 次
不同的祖籍与族群(福建泉州闽南人、漳州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扫墓日期迥异,民众并不一定会在这一天扫墓(例如客家人春节开始即可扫墓,不少漳州人则流行在上巳节扫墓。) 自从政府将"清明节"订为国定假日"民族扫墓节"放假一天后,许多工作忙碌颇需假期的现代人方可配合;使得愈来愈多依其祖俗,本非于清明节扫墓者,改选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扫墓遂在台湾流行。 琉球 琉球人会在清明节祭祖扫墓,拜祭完毕后家族会在祖先墓前一起分享祭祖的食物。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