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生产、销售、文化三项
下一主题:八闽千姿:茶乡“后起
在机造茶大产量、高效率的攻势下,手工茶能否守住最后的一席之地?世界葡萄酒业也曾出现过机械制造与手工制造的交锋,最终以双赢告终。这种情形会在铁观音产业中重现吗?
机造茶的扩张
“五一”期间,正值安溪铁观音春茶上市,到安溪采购茶叶的客商大幅增加。
盛世三和茶业的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该生产线是盛世三和去年8月投资近千万元引进的。
工人先往进青槽“喂”茶青,茶青经过分青设备进入输送带,再被均匀地分散到晒青设备。晒青设备上,每隔几米都装有远红外装置、吹风机。
晒青完成后,茶青被输送到储青房进行摊青,充分发酵后进行反复摇青,茶叶就进入到杀青环节。茶叶经电磁和微波杀青后,自动揉捻成型,烘干,成为初制铁观音茶。
“整条全自动生产线实现茶叶原料全程不落地,且仅需5人操纵,节约了80%的人力成本。”盛世三和副总吴晓新介绍,该条生产线能日产1吨乌龙茶,足够供应盛世三和全国200多家连锁店。
此外,该生产线中的自动晒青房,通过远红外、热风等
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