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树病虫害防治
下一主题:茶树桑褐刺蛾
学名 Thosea sinensis (Walker)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东向靠近边境线,西向自陕西、甘肃、青海折入四川、云南。寄主 茶、桑、麻类、桃、李、梨、柑桔、芒果、乌柏、油桐、栎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8mm,翅展28—39mm,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触角雌丝状,基部10多节呈栉齿状,雄羽状。前翅灰褐稍带紫色,中室外侧有1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中部倾斜;中室上角有1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扁椭圆形,长1.1mm,初淡黄绿,后呈灰褐色。幼虫体长21—26mm,体扁椭圆形,背稍隆似龟背,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边缘兰色;体边缘每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各节背面有2小丛刺毛,第4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红点。蛹体长10一15mm,前端较肥大, 近椭圆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茧长12—16mm,椭圆形,暗褐色。 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