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与减肥:草本+普洱+基本素食=每个女人都能成为妖精
发布时间 2012-06-05 浏览 20191 次
的东西,不宜吃过于补血的东西,不然会使经血过多。

有MM参考了我的橄榄油+食盐去角质。我是混在一起轻轻打圈按摩。记得要轻,不然会擦伤皮肤。这个弄完确实油的,因为它其实就像面膜一样,你敷完面膜,一定是会把面膜洗掉的吧。食盐去角质,橄榄油滋养,两星期弄一次差不多。用完后还是要用洗面奶洗掉的。

二斤盐和一把花椒(如果体寒的人花椒稍多一点)一起放锅内加热,到盐有微微发黄的感觉的时候弄出来,装在一个小布袋子里,放在脐部暖着,凉了就拿下来。刚开始可能会有便秘的情况,喝点蜂蜜水就可以缓解,每次经后暖三天,一袋盐可以多次炒用,记得收在干燥的地方就行了,花椒味淡了后记得要再加点进去,我半年会加一次。

还有红糖水,经期不要喝,它本身并不缓解疼痛,反而可能使经量加大,喝红枣枸杞水会更好,经后拿红糖当茶喝七天,可以把经期没有干净的污物都帮助排清,而且有很好的补血补铁质的功效,要冲淡一点,太浓了可能又对血糖不利吧!

我觉得减肥的基本要义,不是吃得少或者动得多,而是:不要和自己的身体做对。这是一件和毅力完全无关的事情。我自认算一个较有毅力的人,能够每天把生活安排好,其中甚至包括做那些本性不喜欢的事。然后,我却多次在节食这一关前失败。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节食不像背单词,背单词只要有毅力,就能天天坚持。人的精神是从属于肉体的,肉体的强大,肯定强大过精神。节食是一项违背身体的事情,一天两天还可以,但如果长期的话,你能一辈子如此吗?

我认为基础做到的,应该有三条:

1.不要让自己饿,尤其是中午之后;

2.不要委屈自己的舌头,最好能够常常吃到喜欢的口味;

3.不要让自己冷,尤其是在冬天。

为什么不能饿呢?如果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的话,他就会注意自己的饿,然后就会想到吃这件事。而我们要减肥,首先是让自己忘掉吃这件事。而节食的最终结果,就是让人整天在想吃,在和食欲搏斗,你能忍得了一时,能忍得了一世吗?

还有就是不委屈舌头。舌头是我们人体最贪婪的器官之一。一个整天吃水煮芹菜的人,哪怕他的胃饱饱的,他的心理还是感觉饥饿,因为他的味觉在索取。还有人吃苹果餐、酸奶餐。吃第一只苹果时,那是美味,连续吃十只苹果时,就味同嚼蜡了吧。当你连续吃五十只苹果时,你肯定觉得它比水煮芹菜还难吃。因此,吃这类代餐是最容易导致暴食的行为之一。

还要就是不要让自己感觉冷。我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夏天肚子饿时,吃一只苹果,一瓶酸奶,胃里就很饱了。但在冬天吃同样的东西,吃完还是会饿。这是因为,我们的人体是会自动调节的,当我们感觉冷时,身体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索取能量,而这个指令一下达,胃就开始产生饥饿感了——尽管那时候,也许它里面已经有一只苹果,一瓶冷牛奶,或者一两根冷饮了。

以上就是我强调为什么这三点很重要的原因,然而,做到这三点就够了吗?不,那只是基础,能够防止我们暴饮暴食。

真正想要身体健康匀称,除了吃得饱,吃得香,吃得暖之外,还得学会吃得巧。接下来我说说如何吃得巧。

然后我具体展开一下,为什么这个食谱能够有助于我塑身。

首先,大家可能会注意,我在正式吃早饭之前,喝了大量的水,是蜂蜜花粉水,外加几大杯普洱茶。这样做的原因如下:1.空腹大量喝水有益排泄,2.早晨是最佳的水份吸收时间,3.这些水可以使肠胃舒展开来,让它们在开始一天工作之前,做一下热身。

以前我认识一个老寿星,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起来,先喝茶喝“通”了,再吃东西。我还认识一个四十多岁的资深美女,她的保养密决就是做瑜珈和清肠,她家有个小的清肠器,她每天在家洗肠子。这两人归纳起来无非一点:使肠道清洁。

而早晨多喝水,实则是让肠道清洁的最好方法。我不能像老寿星一样每天起来喝乌龙茶,因为胃不好。但普洱茶是很养胃的。有时,早上喝水会有饥饿感。那不要紧,这种饥饿感会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泄。更何况马上就能吃到美味的早餐呢。

早餐我吃得比较清淡,有时临近中午会稍觉有点饿。但对于我而言,这不可怕,因为我上午总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我以前也有暴食经历,那往往是发生在下午,甚至晚上。因此,如上面的总结,不要让自己饿,尤其是在中午之后。因为中午之后,饿魔就苏醒了。

中午那一段,以菜为准,不吃米饭。因为中午饱食淀粉的话,下午就会打瞌睡,降低工作效率。好在我晚上的银耳粥里有大量的杂粮,能够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淀粉。一个人饮食的平衡,不是一顿的平衡,而是一天,甚至长期的平衡。

吃完午饭后一个多小时,我就开始喝普洱茶。有MM说,喝普洱茶会感觉很饿。而我这个恰恰相反,喝着会觉得饱,看来各人体质不同。如果饿的话,也可以在普洱茶里加牛奶,不过如果是优质的普洱茶,这样喝就可惜了茶的口味了。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临近下班,人最容易感觉馋。一是一天紧张下来,想寻求放松,二是确实快到吃饭时间了。这时很容易想吃饼干之类的。也有MM在上个贴子里问过我,这个时候该吃什么。

我的看法是,先确定一下你是不是真的饿了。可能有MM感觉奇怪:饿就是饿了,为什么还要确定。但不要忘了,我们的肠胃有时会欺骗我们。我有过这样的体会:晚上睡前吃得很饱,第二天醒来时会非常非常地饿。那是因为肠胃反常蠕动了一晚而发出的虚假信号。有时,我们需要的是水,而却误认为需要食物。

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摸摸自己的肚子,就知道肚子是不是真的空了。我经常会用这种方法来判断自己该吃什么。如果腹部确实很瘪,那说明真的胃是空的,那时就不要吃水果之类虚的东西,不妨吃一只红薯之类实实在在的点心,如果肚子还有点鼓,说明食物没消化完,那就吃点水果(我觉得苹果是最佳耐饿的水果之一),再喝一杯水,就能把虚假的饥饿感消灭掉。

我的晚饭是很丰盛的,营养也很全面,但热量并不高,并且容易消化。晚上,尤其是冬天的晚上,新陈代谢一慢,人非常容易怕冷,如果晚饭以水果之类代餐,很容易让人暴食。而我这个银耳杂类豆类什锦粥,吃完热气腾腾,哪怕是冬天也会吃出一背的汗,而且吃完感觉很饱,很满足,而睡前又刚刚消化掉,不会饿着肚子上床。

放了红糖的粥,肯定比不放的粥热量高。那我为什么还要放呢?对于我这个喜欢吃甜食的人来说,放了红糖的粥很美味,吃完以后的满足感会让我终于进食。而如果粥做得淡而无味,虽然貌似少了一点点热量,然而舌头不满足了,总觉得似乎还该吃点别的东西的感觉。就是我上面的三条法则的第二条:不要亏待自己的舌头。

虽然我喜欢吃甜食,但并不纵容自己每顿必甜。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每顿都吃甜的,就会越来越想吃甜的,这其实是一种虚假信号:说明缺少咸味了。如果每天都一顿咸、一顿甜,搭配着吃,我们的味觉就很均衡,不会有不满足的感觉。

我还总结的一条经验就是:永远不要有补偿心理。比如今天多吃了,明天就少吃补偿。这容易导致暴食。比如有时我晚饭在外面饭局,吃得多了,第二天我绝不会少吃来补偿,因为这会破坏饮食的节奏。我现在给自己安排的三餐节奏是:少——多——少。该多吃的时候吃少了,下顿必然饿,又多吃,不吃就会饿。这样乱套了,反而对身体不好。

只要安排的基本食谱的热量,是少于身体消耗的热量的,那么偶尔超额一次,根本不会导致发胖。

还补充一点:饮食塑身最重要的是对食物了解,这其中包括:

食物的营养和热量的比;食物制止饥饿感的搭配和程度。具体解释一下:大家很容易以为,要了解食物,只要有一张食物的热量表就行了。其实不然。可能一碗粗粮和一碗精面粉做的面条的热量是一样的,可能一小块巧克力和一大只烤红薯的热量是一样的。然而,粗粮比面条有营养得多,因此粗粮的营养热量比高,同样情况下就吃粗粮。而后者情况呢,一小块巧克力下肚,可能还是觉得饿,于是就第二块、第三块,不小心吃多了。而一大只烤红薯下去,你还会有胃口吃第二只吗?恐怕没有了。

当然如果吃完红薯还不解饿,那就再吃一碗豆浆,保证已经很撑了,不想再吃任何东西,用一只红薯加一碗豆浆的热量,换来饱腹的感觉,那么还是很赚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红薯淀粉含量多会不会发胖”之类的问题。因为当你选择用一只红薯而不是一碗面条喂饱自己时,你已经大大地赚到了。

另外我总结出的容易饱的健康吃法是:苹果+豆浆;红薯加苹果。这些低热食品都能够避免饥饿从而避免摄取过多热量,适合下午点或者产生吃零食时冲动时。

我有过一次奶中毒的经历,上吐下泄还发烧,自此就不太喝牛奶了,买了一个豆浆机没事喝豆浆。我觉得皮肤和健康也没有什么损失。有一种说法是,豆浆更适合女人饮用。

以前我还每天用牛奶抹脸的,后来也放弃了,想想把那么多抗生素抹到脸上,对皮肤损伤很大的。现在平时只用普通的东西,偶尔做一下蜂蜜面膜,和牛奶效果一样的。

一天吃两次粥,似乎有点多了。你会腻味的,尤其是不放糖的,会让嘴巴里感觉很淡。而且我上面也说到,要甜咸(或者是咸淡)平衡,才能让自己的味觉感到满足。我觉得你如果愿意,不妨变成每天一顿,其他两顿仍然按照平时正常地吃,也许试试会可行?或者把一锅粥拆成两小锅,一是银耳红枣之类带甜的东西,另一锅就是豆类、杂类等,后者做成咸的,也挺可口。这只是建议而已,怎样的味道最可口,MM自己可以尝试。

我觉得健康饮食的前提是要喜欢吃这些东西,这样就不会觉得是在坚持一项苦差使,而是一种让人感觉满足的享受了:-)

一则食物吃得越杂,越有益健康;二则增加食物种类,容易使味觉感到满足,从而能够控制自己不去吃对味觉刺激很大的垃圾食品。

把洗好的银耳放在大碗里面,加水没过银耳,在高压锅里放蒸蓖,放多点水,再把装了银耳的碗放在上面,四十分钟就行了,蒸出来的很烂,汁都稠稠的,要是喜欢吃的脆一点,蒸的时间就用少一点,这个方法可以很快的弄好银耳汤,也不用泡很久,只要洗干净就差不多了。

又有MM问体质的问题,我觉得MM可能是寒性体质,但容易发痘痘的话,不妨吃些微温的东西(阿胶、桂圆的热性太厉害),比如红枣之类的。我转一篇文章,仅供参考,MM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体质:

很多人常常会问医生:我是属于什么体质呢?要如何判定自己的体质是寒性或热性呢?如果体质是寒性,要吃什么呢?是热性,又要怎么吃?

其实所谓「体质」是指每个人受到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所交互影响,而产生具有『寒』、『热』、『虚』、『实』四种特性的身体特质;「体质」除了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外,在人生病时也会因为体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症状的疾病。

第一类:热性体质与寒性体质

热性体质

  特 征

  1. 腺体亢进、身体机能代谢活动过度,如甲状腺亢进、心跳加速。

  2. 易兴奋紧张,颜面潮红,眼睛充血。

  3. 上火发炎,尿量少而色黄,排便困难。

  4. 口干舌燥,喜喝冷饮。

  5. 妇女生理周期常提早。

  适 合 食 材

  凉性食物:如绿豆、菊花、丝瓜、海带、西洋参、梨、菱角、芒果、车前草等。

  功 效

  1. 食后对生理机能具有镇静及清凉消炎作用,可改善其不眠、肿胀及炎症。

  2. 相反的,若让寒性体质者吃,则反使冷症及贫血现象更为严重。

寒性体质

  特 征

  1. 身体机能代谢活动衰退,精神萎靡,行动无力。

  2. 体温较低,手脚冰冷。

  3. 脸色苍白,贫血怕冷,爱喝热饮。

  4. 常腹泻下痢,尿量多而色淡。

  5. 妇女生理周期常延迟。

  适 合 食 材

  温性食物:如荔枝、龙眼、当归、姜、大蒜、葱白、木瓜、杏仁、花生等。

  功 效

  1. 食后身体生热,使机能兴奋,增加活力,可改善其衰退沉滞,贫血萎缩的机能。

  2. 相反的,若让热性体质吃,则会因过度兴奋亢进,反而造成发肿、充血、便秘的病症。

    

第二类: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

实性体质

  特 征

  1. 身体的排毒功能较差,排汗、排尿、排便均有障碍。

  2. 内脏有积热,经常便秘,尿量不多,火气大。

  3. 体力充沛而无汗,对病邪仍具有扑灭能力,抗病力强。

  4. 临床上,身体强壮初期的病症多属实症。

  适 合 食 材

  泻性食物:如芦荟、芦笋、蕃泻叶、凤梨、芹菜、传统豆腐、香蕉、西瓜、蜜柑。

  功 效

  1. 食后可协助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改善便秘。

  2. 相反的,若让虚性体质者吃,只要食用过量,便会造成下痢,使身体更虚弱,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    

  虚性体质

  特征

  1. 免疫力差,对病毒抵抗力减弱。

  2. 排汗、排尿、排便均正常,但元气不足,脸色苍白,行动无力。

  3. 体虚盗汗、手心常湿,晚上常流冷汗。

  4. 临床上体弱多病者多属虚症。

  适合食材

  补性食物:如高丽参、红枣、栗子、山药、樱桃、胡麻、糙米、莲藕、小麦等。

  功效

  1. 食后可增进体力,恢复元气。

  2. 相反的,若让实性体质者吃,则会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在体内,反而引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病症。

    

第三类:燥性体质与湿性体质

燥性体质

  特 征

  1. 空咳无痰。

  2. 体内水分不足、口渴体燥。

  3. 妇女月经量少。

  4. 经常便秘。

  适 合 食 材

  润性食物:如蜂蜜、蔬果、柳丁、甘蔗、茶、梅子、柚子、桃、牛乳等。

  功 效

  1. 食后具有使体内水分保留的作用。

  2. 相反的,若让湿性体质者吃,则反使身体更为肿胀,积毒难消。

湿性体质

  特 征

  1. 身体浮肿。

  2. 血压高。

  3. 体内水分过剩、多痰。

  4. 经常下痢腹泻。

  适 合 食 材 燥性食物(又称利尿食物):如冬瓜、薏仁、红豆、蕃茄、韭菜、石榴、葡萄、桔子、紫苏等。

  功 效

  1. 食后具有协助体内水分排除的作用,可改善浮肿。

  2. 相反的,若让燥性体质者吃,则反使咳嗽加剧,便秘更加严重。

  我觉得水果早上吃较好。有句话就叫“早上的水果是金,晚上的水果是铜”。而且从营养结构来看,早饭有了蛋白质和淀粉,再补充一些纤维和维生素,就会非常全面。

-----------------------------------------------------------------

普洱茶减肥: 保养与减肥:草本+普洱+基本素食=每个女人都能成为妖精

-----------------------------------------------------------------

相关资讯导航: 普洱茶减肥|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价格| 普洱茶产品| 普洱茶功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