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观普洱的历史 看仓储
下一主题:普洱茶基础知识综合篇
茶质弱、茶味很淡的茶,往往是苦涩味很重的,淡弱的茶味夹混着浓重的苦涩味,很多人会误认为是茶味浓。这样的误会,容易把劣质茶当成优质茶;也容易被卖茶的人忽悠, 以劣充优。茶质强,茶味浓的茶,往往是苦涩味不重,很多人会误认为茶味不够,这样的误会,容易令人错过了好茶。我们品试了很多款茶,作了认真细致的比对、分析,对于普通茶友而言,两者的确很难清淅地区分开来,而且颇容易混淆。这让我想起孔子所说的,“乡原,德之贼也。”“恶莠,恐其乱苗也。”借用孔子的话语,我们可套说,“苦涩,恐其乱茶也。”
好的茶,有苦涩味,但基本是被茶味盖住的,茶汤细密而润滑,生津回甘,表面不刺激,但茶味留口,满口是茶;不好的茶,茶味淡薄,基本被苦涩味盖住,茶汤粗而薄,寡而淡,苦涩不化,口腔干枯而收敛,有麻、叮、刺、痛的感觉,表面刺激,但茶不留口,口中无物,只有苦涩。
我们也深深地知道,尽管我们很努力地说,说得很清楚,但还是有茶友不明白,搞不清的,因为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概念需要通过印证。所以我们才搞品茶活动,用茶品说话,用茶品推广茶文化。从另一方面说,明白了的人已经明白了,但明白了还是不能认同的,就算是认同了,也是不能接受的。不能接受不是因为不能认同这道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如果真理马上就得到认同、接受,世界就不会变得那么复杂和矛盾了。所以,我们明知是这样,还会坚持写下去。我们所写的本来就不是为某茶、某人写的,只是为茶而写。也没想过马上就令人接受,但真理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的,相信普洱茶会朝着这个方向走的。将来再翻开我们的文章看,会觉得是正确的,尤其是纯粹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