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绍兴红茶“越红”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13-07-13 浏览 10908 次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有关越红的历史,裘财初请来了越红见证人詹伍保。

詹伍保是嵊州三界茶厂的第六任厂长,他的前辈,第一任三界茶厂的厂长更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茶圣”吴觉农。

八十多岁的詹老先生不顾高温天气,大中午赶到嵊州茶叶市场与我们会合。在谈起越红工夫时,他显得有几分激动。1950年下半年,因为沿海港口被美国封锁,浙江的珠茶难以出口。再加上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以中国茶叶等物资偿还贷款。于是,中国茶叶公司决定大规模改制红茶。因此,从安徽、江西抽调了1000多名技术工人先到杭州参加专业考试,考试通过的工人继续在杭州训练3个月,这样经过选拔留下了500多人成立了红茶推广大队,并且分成三界小分队、绍兴小分队和诸暨小分队。

另外,据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谢丰镐介绍,1951年,绍兴地区所产的红茶达到2218.55吨,成为浙江省的主要红茶产区。当年,作为我国当时唯一的出口口岸--上海口岸出口越红2600吨,占我国红茶出口量的37.85%。1955年因红茶外销形势转好,绍兴、诸暨两县继续生产红茶并筹建了2座现代化的红茶初制厂,于1957年投产。同年,绍兴、诸暨两县红茶产量达2045吨,占浙江红茶产量的60%以上。对于并非红茶主产区的绍兴而言,越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越红的发展受到了冲击。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红茶市场走向疲软。1985年,全国内销茶市场全部放开,浙江因盛产绿茶,特别是龙井茶,加上绿茶价格高,茶农、茶商都转做绿茶,主销国外的越红受到了双重打击并于21世纪初在市场上基本消失。

越红的现在——为民致富

目前当地政府提出了调整茶叶结构的发展之路,再加上近几年红茶的热销,浙江一带的绿茶产区逐渐出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现象。

就在我们到达绍兴前几天,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红茶分会在龙泉市成立。另外,绍兴市政府在全市选定了5个点,每个县一个,进行红茶生产推广。

首次绿转红后,绍兴县玉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汉兴对当地媒体表示,“现在红茶的销售形势不错,比绿茶要好很多。”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