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友须知:缔造优质普
下一主题:探讨:普洱茶销售之纯
所以关于“茶气”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我已经完全理解了,等高手们继续争论,继续完善,而我先做茶再说。这点是我的风格,好比2004年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在三醉探讨学习,风气很浓,但越学越多方向,越多细节,越感到前路茫茫,不敢下手,而我就先下手了再去学习。我知道机会是首要的,其实才是那些有的没的的大学问。果然三年过去,毛料飞涨,机会错过,但我看到论坛诸高手依旧兴致盎然的在讨论新的方向,这个方向的终点也许就是牛角尖。
但那个时候,大家很少涉及到“茶气”,直到体感高手们终于会文字表达了,才有“茶气”一说。以往茶气一词似乎总属于高高在上的百年老茶范畴。但经过我这么多年的体会,我对大家说,茶气是来源于地土,是茶叶本身的元素所决定的,它不会随陈化改变。也就是普洱茶越陈越香可以改变普洱茶口感很多因素,但它左右不了普洱茶的“茶气”,新茶有,老茶就有,新茶木有,老茶也不会有。当然这个学问是我研究至今的结果,随着日后不断体验,可能会有新发现吧。
而在云南普洱茶产区,虽然普洱茶原料众多,但具备很强茶气的产区却凤毛菱角,而这些因素一旦被市场认同就会导致价格高企,也导致我们做茶人的风险陡增。
回到“我的新茶制作细路”上来,归纳总结。就是在历史陈茶中,这样精致制作的,原料运用方式不多或则没有的品种,是我们当下新茶制作的唯一选择。我要确保这样风格的新茶,在未来陈化中,不会被同样风格的陈茶挑战,因为以前的成本多低呀,现在高企的价格让我们做茶的人有点像在悬崖边上一般,若木有深厚的普洱理论基础和对历史产品的熟悉以及洞察未来的超强预测,我们怎么敢在悬崖边上热舞呢?
选自普茶藏珍-九九易昌引发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