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赛上周二在熹茗会顺利举办 57家茶企 竞争岩茶英雄(下)
发布时间 2013-11-15 浏览 28814 次
义还存在误区,报送的黄玫瑰、黄观音、奇兰、单枞因不符合奇种的定义而错失参赛资格。

专家依据岩茶的审评标准及具体的奇种茶叶特征对参赛茶样进行审评。4号茶样茶底不错,但是香气有杂味。5号茶样火功过高。8号茶样的加工工艺存在问题,烟味比较重。最终7号茶样(古韵岩茶铺)、3号茶样(夷发茶业)、6号茶样(秋水茶行)三个茶样因为较为明显的特征和稳定的品质表现而名列前三。

专家点评

著名乌龙茶审评专家、国家高级评茶师陈郁榕:

从这次比赛的茶样来看,总体水平都比较高,不少茶样属于市场上的好茶。比赛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奇种四组,在更广的范围内集合了福州岩茶经营者前来参赛。我们也看到了不论是哪一种岩茶,都在香气、滋味方面表现出千姿百态、耐人寻味的风采,这也是武夷岩茶令人迷恋的地方。

福建省茶叶质监站站长、国家高级评茶师陈銮:

本次参赛茶样的总体水平比较好,各组前三名都表现出武夷岩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鲜爽的品质特征。特别是肉桂组冠军茶样表现突出,外形条索紧实、色泽乌褐油润、香气浓郁辛锐、滋味醇厚甘爽、汤色澄黄明亮、叶底软亮匀齐,获得冠军实至名归。

熹茗茶业总经理、国家高级评茶师朱陈松:

今年武夷岩茶赛的茶样,总体感觉工艺比往年提升了不少。记得最初举办武夷岩茶赛时,很多茶叶的品质差异很大,而从今年的参赛茶样看,总体水平都比较高,而且比较平均。这说明随着武夷岩茶的热销,不论是茶商还是茶友对岩茶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个别商家送错茶样的事例可以看出,尽管大家对武夷岩茶的了解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还不够。

日春茶业副总裁、技术总监、国家高级评茶师林阳顺:

感觉这次参加比赛的茶样,总体水平还不错,个别茶样工艺做得很到位,比如摇青掌控得很好,既发酵到位又不死青。但也有个别茶样摇青不到位,从而导致发酵不足,茶叶的内质就无法充分展现;有的焙火过重接近炭化,这样花香也就无从谈起。

好的武夷岩茶应该具备“岩骨花香”、“香、清、甘、活”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则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过硬的加工技术。保持“香、清、甘、活”这一点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多注意做青和焙火的控制(既要焙熟焙透又不能烤焦烤死),还要注意维护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

答疑解惑

1.酵香是一种什么香型?

这是一种因为发酵不到位而产生的气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茶叶在晒青、摇青过程中处理不当,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香气沉闷、不够优雅,闻起来不是舒服的感觉。

茶叶出现酵香的情况其实是不好的,但有些人不了解,反而把它当成优点,说是所谓的“蜜桃香”“青苔味”,其实这些都是被误导了。“蜜桃香”与酵香是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因为发酵到位而形成的香型,一种则是发酵失败的结果。

2.如何理解“岩韵”?

陈郁榕:岩韵是种地域特征

岩韵是武夷岩茶各茶树品种种植在特定生态环境(武夷山岩区)下所形成的本底物质经加工所形成的香和味。它是岩茶特有的地域味,俗称“岩骨花香”。也就是说,不论是大红袍、肉桂、水仙还是水金龟,只要是成长在正岩区,那么它就会具有岩韵的特点。

一般正岩的岩韵明显,半岩和偏岩的岩韵较明显,洲茶没有岩韵。

朱陈松:岩韵泛指武夷岩茶的“地土香”武夷岩茶在特殊的生态环境、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精湛的制作加工工艺等共同作用下,最终由品种特征所表现出的就是“岩韵”。

岩韵并非某一品种(水仙、奇种、肉挂等)的特征,而是泛指武夷岩茶的“地土香”,即武夷岩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本报记者孙鹏伟/文刘兴/图

感谢朱陈松带领的熹茗团队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