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王小丫:我们看到,古树茶青的价格正在延续去年以来疯长的走势。特别是六大茶山品种的古茶,因为各路资金的追捧,更是遭到了疯抢,甚至使古茶树遭受毁灭式的开发。那么这种情形持续发展下去,是令人担忧的,古树茶的未来可能会遭遇危机。可能我们还记得,2007年,普洱大益茶价格飙升的时候,老班章这样的古茶还不大为人所知。而现在呢,大益茶价格回归了,老班章则开始成为资金热捧的对像。毕竟,把老茶当作投资品,那它的命运就跟其它所有投资品一样,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啊。那些曾经出现的过山车行情还有可能在茶上面重演吗?
担忧:普洱茶过山车行情是否会重现
黄波,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他认为,对于老茶投资市场来说,很多茶的涨跌就是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行为来完成的。但消费终端和收藏投资体系的不完善,是其最大短板。
黄波(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茶产品)具备了这些投资属性之后,它这个市场竞争一定有投机行为。
黄波认为,“不盲目追涨,不侥幸捡漏”是投资老茶最重要的原则。有些产品由于其品牌光环、山头光环过于耀眼。成为众多资本追逐的对象,结果会使其严重偏离应有的价格曲线,使之演化成击鼓传花的游戏。
华南农业大学的曹潘荣,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茶学教育与科研的专业学者。他也认为,健康的老茶市场需要适度均衡的增长。
曹潘荣(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茶叶研究所系主任):我觉得正常的,一年一年的增加的话,增加 40%、50%都是正常,按这样的一个,按这样的增加幅度,因为它是一个升值过程。
曹潘荣觉得,虚高的老茶会完全偏离其价值体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将老茶贴近普通大众,“消耗掉”才是实现了老茶存在的价值。
曹潘荣:如果说,我们把古树茶这个推的很高,这个资源很少的情况下,肯定是,我们也好,当地也好,会过度的开发,那么这个是我们不愿意看到。我觉得,这个茶应该就是,不能当做一个,像这个过度的去破坏这些资源,应该是普通的茶,怎么提高品质,怎么把这些其他茶的,降低它的价格来推广,这个才是我们要看到的。
收藏茶的最终目的是围绕“喝”的,无论多贵的茶,终归是用来品尝的,而不是用来鉴赏。曹潘荣认为,一些囤积居奇的茶要尽快完成存量消耗。
曹潘荣:现在的茶叶本身在储藏过程中要成本,要有资金,它的品质会提高,那么这个价格会提高,提高的程度可能就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所以说,更多的考虑是,要尽快地转入消费市场。
黄波认为,推动茶叶良性发展的应该是茶文化,而不该是流通操盘手法,因为老茶不是一种币值,即使收藏,也应是建立在“好茶“的基础之上。
黄波:整个的行业,也在这十多年来训练的增长起来。我们商家怎么样去扎扎实实做好它的品牌推广,或者扎扎实实做好大众品饮,把这个收藏体系给它健全起来,我觉得这才是重要的,重中之重。也要把行业这个基础夯实,那我们的整个收藏体系在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主播总评
从疯狂的普洱到天价龙井,从金骏眉再到今天的老茶,茶叶市场几乎每隔两年就会掀起一轮热潮。总会有人跟风、有人炒作,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过山车的行情,曾经让很多人血本无归。而这种不理智的疯抢,最终会造成老茶的真假难辨,和古茶树的破坏性采摘。不管是茶商还是茶农,都应该有一个成熟理性的态度。因为资金的刺激,虚假的紧俏,最终还是要市场来消化来买单。当你看到突然增加的利润时,请小心诱惑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消费者如果打算投资老茶同样需要理性,应多掌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避免盲目介入被套。毕竟茶也是商品,也同样逃不开价格涨跌的客观规律。总之,价格总会回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