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于2014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上发布《2014中国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对我国饮料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饮料行业走得稳、走得远。
《报告》中数据显示,中国饮料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到2013年,我国饮料年产量已接近1.5亿吨,创造产值52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3%,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5.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201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这意味着这一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而推出茶饮料的原因是,云南传统的大叶种系列茶产品具有较高的品饮价值,但饮用的冲泡过程比较复杂,而且传统冲泡的茶汤中茶有效成分含量很低,不能充分体现云南大叶种茶的健康保健价值,也不符合世界茶饮料便捷方便的发展趋势。因此,迫切需要符合世界茶饮料发展趋势的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有机纯茶饮料产品。
目前,比较成熟的速溶茶生产技术都在其生产过程中有高温或者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化学溶剂或食品添加剂,这些产品中含有化学残留物、农残或者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有机茶产品的生产标准要求。
“而我们是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速溶茶国家专利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原料采用通过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有机茶认证的古茶树的茶叶。产品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瑞士的SGS检测,是没有任何农残(检测了223项农药),茶有效成分含量儿茶素、茶多酚高达62.9%的有机茶产品,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经过相关国际权威检测机构严格地检测和对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及管理规范等现场审查,连续3年获得了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有机茶产品认证,是目前唯一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有机速溶茶产品,填补了速溶普洱茶没有有机产品的空白。”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普洱茶珍、普洱茶膏、茶黄金、普洱茶晶和固态速溶普洱茶是同一类产品,都是传统普洱茶的高度浓缩产品,只是不同厂家使用的茶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浓缩产品对普洱茶原料和浓缩生产工艺的要求很高,如果普洱茶原料中有农药残留物或者在浓缩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学溶剂,将可能导致产品中存在有害物质,长期饮用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建议购买时要查验其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最好是饮用有健康安全保证的有机速溶普洱茶产品。”上述人士介绍。
而说到安全问题,上述《报告》指出,“食品安全、预防为主、预警在前”是饮料行业被评价为“最容易发生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行业,也是偏偏没有出现过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饮料行业通过饮料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不断地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对饮料行业的产品创新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并倡导全行业为消费者打造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做到以”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
对于茶叶的安全问题,刘刚表示:“现在全国有7万多家企业,劣质茶叶充斥市场,各种农药超标,被除草剂污染的茶园四处可见,人们喝茶原本是为保健康,但结果却喝出了胃病、肾病等各种疾病,因此有机的茶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我推出”BeetleT“的原因。”
而与刘刚合作的各地有机茶园主则表示,该公司选择专业定制的商业模式,使每一片茶叶均采自自有的茶园中的茶树,真正实现了稀缺的古树茶“自种、自制、自销”的全产业链有机食品安全管理模式,配合极其严格的国家《有机食品管理实施细则》,其每一款产品都配有唯一的与其相应的“电子身份证”(即国家有机防伪标签),按标签上的网址(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输入有机认证码,该有机产品电子身份证都详细的记录了该产品的身份信息。
“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保证了我们有机古树茶产品的高品质及食品安全,然后再结合我们全球化的O2O商业模式,原产地产品由厂家或授权代表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彻底杜绝了我们茶产品被污染的可能,彻底保证了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刘刚透露,他还准备与合作伙伴河北天鹰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进军大健康产业。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预测,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约8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按此估计,2020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
2014恰逢马年,也是自1894年来的第三个甲午马年,刘刚,钱荣明等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代们,正在用世界的智慧,打造属于世界的“草木之间”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