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分类历史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17-07-23 浏览 5984 次
观察生普十逾年,发现生普后期陈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转变,与黑茶发酵工艺类似,所以经一定自然发酵也可称为黑茶,做为科学研究必须定量原则,如果陈化需要期限,那依十年为判断依据,学习前辈可好!我的母校天福茶学院的首任校长刘勤进教授,2004年制定的普洱茶行业标准,即对普洱生茶有时间的限定,以着眼长远发展,农产品在工业时代以技术为第一特征,而传统的农业社会更讲究地域特征,这是当今看待同样事物有不同视角的深层原由。茶行业部分企业商品名称的品牌化和去地域化,也是现代工业发展推动的结果。

科学的分类不妨碍我们喝茶,求真的态度是为更好地发展探索未来,我们只能说普洱的属性极为复杂,难以单一概括,它属于分类的特例,作为美味的追求普洱生茶放老有文化深层次的享受,这种中华文化的包容她的美不需言语。(作者:马博峰,资料来源: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