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三 :真正支撑起普洱茶产业和云南茶产业根基的,是台地茶而非古树茶。或许,这是台地茶最重要的真相。2015 年,云南茶总产量已经 36 万吨,综合总产值突破了 600 亿元人民币。这其中,普洱茶产量、产值约占三分之一,产量约 10 余万吨,综合产值约 200 多亿元。
应该留意,除普洱茶之外的20 余万吨,近 400亿元综合产值是滇红、绿茶、茶膏等其他茶类,而这些茶类,是很少,或者干脆不玩古树茶概念的,贡献三分之二产量和产值的,几乎都是台地茶。再来看余下的三分之一的普洱茶,普洱茶的各大茶企,如大益、下关沱茶、七彩云南等各大茶企贡献了其中大部分产量、产值,而他们的主流产品,也不是以古树茶为标榜的。
而他们的产品,却被公认为中国茶叶市场上品质优良的产品。也就是说,即使在普洱茶茶类中,真正支撑起普洱茶市场脊梁和品牌价值的,实际上也是台地茶而非古树茶。
而我们常说的云南茶叶在历次品质检测中是全国农残最低,品质最为优良的茶,说的也不是古树茶,而是多次随机抽检的台地茶。留意到以上几个云南台地茶的真相,也就意味着尊重和正视云南茶的真相、台地茶的真相。
而尊重这种真相,则意味着对普洱茶台地茶的新认识。
而对台地茶的新认识,则会刷新对普洱茶新观念,助推普洱茶的新发展。而这些,或许说起来有点太空,太玄。那就说点实在的。对台地茶的新认识,其实有个绕不开的老生常谈的老话题:什么样的普洱茶,才是好的普洱茶?
你推崇古树茶、名山茶,当然可以坚持原来的看法 :名山古树茶才是好的普洱茶。你若像我一样是个感觉主义者,你只会尊重自己的口感,适合自己的,好喝的普洱茶,就是好的普洱茶。
你若像德国人一根筋,只尊重科学理性,那你就应该学习他们,只有通过了严格欧盟标准检测的普洱茶,才是好的普洱茶,别管什么古树茶还是台地茶。
好吧,那就把我这样的感觉主义者和德国人那样一根筋的科学理性主义者相加综合一下吧。好的普洱茶,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其一 :好喝。
其二 :安全。
或许,对和我这样不算富裕,对钱还是有点在乎的消费者,还需加上第三个条件:尽量少花钱。
于是,好的普洱茶标准就出来了,好喝的,安全的,性价比不错的普洱茶。
这样的普洱茶,自然多数时候是生态茶园的台地茶,至多也就是生态型小树茶、大树茶、野放茶。
我知道,有些人撇嘴了,不屑地看着我,心里说 :“呸,不就还是台地茶吗?”
那我就捂嘴笑了。因为他以为他喝到的古树茶,一定就是古树茶。(作者:阳光里的鸟,资料来源: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