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产业向何处去提高产品标准化
发布时间 2011-08-08 浏览 6468 次
类。”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教授孙威江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红茶是目前世界茶叶市场生产量与流通量最大的茶类,也是消费区域最广的茶类。2010年,全球红茶产量为270万吨,占茶叶总量的66%。近几年,我国红茶产量增长迅速。2010年,全国红茶产量9万吨,与2009年相比增幅达20%,与2005年相比则将近翻了一番。2010年全国红茶消费量近5.4万吨,内销市场需求旺盛,且呈不断上升势头。

  与此同时,各地茶产区政府及茶商纷纷加大对红茶的投入力度。去年10月,向来以绿茶名牌“信阳毛尖”闻名的信阳市研发生产出我国最高纬度的红茶“信阳红”,他们希望以此丰富产品结构。

热销背后有隐忧

  红茶市场的兴旺吸引了众多茶商涉足,从2009年至2010年短短一年期间,红茶品牌暴增近百种,大多定位于高端,质量参差不齐。

  孙威江表示,目前热销的个别小种红茶产品卖价畸高,炒作迹象明显,市场投机气氛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开始显现。

  此外,产品标准化水平低、销售体系不完善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也使红茶产业的持续发展隐忧重重。

  “我国红茶品种丰富是一大优势,但也因此推广统一的生产标准较为困难。” 孙威江说,制茶商只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去研制,这更加大了红茶市场监管的难度。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是红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如何创新红茶品种、拓展产业链、突破传统销售渠道、建立先进的营销模式成为当前国内红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