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研究: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11-08-21 浏览 7677 次
果] “六堡茶”品质与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构成及优势微生物种群是紧密相关的,而微生物的构成及优势微生物种群与地理环境因素也是紧密相关的。[结论]梧州生产“六堡茶”特有的微生物构成和优势微生物种群是不可复制的、不可移植的,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的“六堡茶”。

关键词:微生物;渥堆;六堡茶;品质;纯正

1 何谓“六堡茶”?

知道的人恐怕很少,即使是茶道中人也只知道它具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黑茶家族中的一员,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是以地名命名的茶。对于它的确切定义,千百年来无人说得清楚,造成了除苍梧县六堡乡以外生产的黑茶也叫六堡茶的情况,“六堡茶”几乎成了通用商品名称。

在2003年4月8日,广西检验检疫局发布了《六堡茶》(GXCIQ88--2003)出口标准,并于当年10月8日实施。该标准得到技术监督部门、广西茶叶进出口公司、广西土产公司、以及当时仅有的并一直生产“六堡茶”的两家企业等15家相关单位的支持和认可,这是“六堡茶”行业性的第一个标准。

在《六堡茶》标准中对“六堡茶”有明确定义,这就是“六堡茶”( Liu Pao Tea)是用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新芽、嫩叶和嫩茎,采用六堡茶初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和六堡茶精制(筛、风、拣、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压笠、陈化)的传统工艺,制成具有“六堡香”品质特征的黑茶

1.1 何谓“六堡茶” 的传统工艺?

虽然《六堡茶》标准对此没有作详细介绍,但在有关文献中有介绍,如广西土产公司编的《茶叶加工与检验》[1]中对杀青、初揉、沤堆、初揉、干燥、筛、风、拣、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压笠、陈化等工序有介绍,而广西梧州茶厂的技术人员杨锦泉、前副厂长廖庆梅均有过深入研究[2,3] ,他们对各工艺环节的各项参数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化,并且提出了在生产中如何控制和判断的方法,这是至今有文献可查的“六堡茶”生产最完善、最科学、最具操作性的工艺研究成果。

1.2 何谓“六堡香”?

在《六堡茶》标准中有详细说明,概括而言这就是:对六堡茶毛茶而言,其品质特征应当符合香气--醇厚爽口、滋味--浓醇爽口;对六堡茶精制茶而言,其品质特征应当符合香气--纯醇厚有槟榔香、滋味--浓醇有槟榔味,回味甘。

2 “六堡茶”的品质特征

根据《六堡茶》标准规定,“六堡茶”的品质特征除了要符合上述香气、滋味特征外,还应当具有以下特征,即:六堡茶毛茶应当符合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黄褐嫩匀、条索--紧结圆直匀齐、整碎--匀整、色泽—青褐光润、净度--净。六堡茶精制茶应当符合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条索--紧结圆直匀齐、整碎--匀整、色泽—黑褐油润、净度-净。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