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茯砖: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问世。当时用安化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制作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又称“泾阳砖”。近代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1951年终于在安化就地加工茯砖获得成功。现在茯砖茶集中在安化益阳和临湘两个茶厂加工压制,年产量约2万吨,产品名称改为安化益阳茯砖。80年代初期,湖北蒲圻楼洞茶场,引用安化茯砖制法,获得成功,年产量500吨左右。目前生产的茯砖茶,分特制和普通两个品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砖全部用三级黑毛茶作原料,而压制普通茯砖的原料中,三级黑毛茶只占到40-45%,四级黑毛茶占5-10%,其他茶占50%。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双黑、花两焙长一倍以上,以求缓慢“发花”。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每片砖净重均为2公斤。1986年起茯砖的规格逐步小型化,茯砖茯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黄色霉菌(俗称“金花”,学名称之为冠突曲霉菌,内含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爱茯砖茶,他们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茶砖茶品质好坏的唯一标志。
茯砖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特殊的品质,使其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脂解腻并有良好的解酒作用,,食油腻肉食饮之特别消食解腻,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常在酒肉饱餐这后饮一杯茯砖茶,或以茶佐食,令人有一种极为舒坦的感觉;二是养胃、健胃、通三焦,能利尿、解置,在产地,居民有保存几片茯砖的习惯,遇有腹痛或拉痢,老人习惯以茯砖代药,极为灵验。
茯砖主要是边销,它的营养价值早在10以前就引起了日本的关注,对茯砖作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进口消费茯砖茶的数量近年大幅度增加。
4、黑砖:产于安化,是一种砖块形的蒸压黑茶,主销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以黑毛茶为原料,经称茶、蒸茶、预压、压砖、冷却、退砖、修砖、检砖等工序而制成。创制于1939年前后,因黑砖面压有“安化省砖茶厂压制”八个字,故又称八字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带涩,汤色红黄稍暗。
五、安化黑茶发展思路及目标
安化黑茶是保键饮料,有很高的药物价值,长期服用黑茶能达到降脂、降糖和降血压的目的。目前茶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消费量不断扩大,市场形势越来越好,2006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中,我县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一篓天尖茶,以48万元的天价成功拍卖。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实需要,安化黑茶及“千两茶”系列产品的开发前景广阔。
1、安化茶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引路、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为发展方略,以“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丰富品位”为着力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提升茶叶整体品质和产业整体素质,促进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安化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10年内完成投资153873.09万元,到2017年,建成高标准茶园30万亩;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安化茶业集团;实现年产茶叶31578吨,其中黑茶25262吨(高档黑茶5052吨、中档黑茶10105吨、普通黑茶10105吨),名优绿茶5456吨,红茶860吨;实现年销售茶叶31578吨,其中出口9475吨;全面开展茶文化旅游;实现年创产值363232.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2626.59万元、茶文化旅游收入13412.00万元、出口创汇13660.62万美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面建设安化茶叶产业,将安化打造成为“世界黑茶之乡”。
安化县茶业办 贺刚林